最新新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

2018.06.04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小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5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就业帮扶,助残圆梦”,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集中开展政策宣讲、精准识别、上门送岗、需求登记、专场招聘等活动,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各地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天津市

宣传创美农场等残疾人集中就业新模式,组织相关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产品展卖活动。推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领域创新创业的残疾人典型,举办“传承历史的文化记忆——残疾人非遗作品展”,展示杨柳青年画、手工刺绣、传统盘扣等作品,弘扬残疾人工匠精神。组织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IT工程师、产品设计、行政文员等岗位,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河北省

举办了河北省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同时,“清需求、重宣传、抓落实、建机制”,扎实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帮扶活动,增强了贫困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活动启动当天,走访农村贫困残疾人1508人次,组织专场招聘会39场,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745个,帮助62位农村贫困残疾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吉林省

人社部门与残联组织加强配合,共享了贫困残疾人就业失业信息;通过联合走访入户,对残疾人贫困家庭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了精准识别;详细登记贫困残疾人的自然状况、就业创业需求等情况,完善贫困残疾人就业失业信息台账,为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帮扶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

重点在本省深度贫困地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较多的菏泽、临沂2市、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200个重点扶持乡镇、2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以及涉及黄河滩区迁建区县开展活动。广泛进行就业需求登记,有效开展入户送岗,深化“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多形式多渠道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推动建立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

湖北省

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人社网、湖北公共招聘、12333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运用“互联网+”优势,并与移动、联通建立了“就业信息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及时把招聘信息、岗位信息在招聘网上同步发布,方便残疾人查询了解,给广大残疾人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无缝隙对接的就业平台。

四川省

开展全方位宣传活动,政府部门、专家介绍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关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并现场提供咨询;已就业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用人单位现场分享残疾人从不愿走出家门到实现就业梦想的心路历程,用人单位从被动安置残疾人到主动开发适残岗位的情况;发起全社会共同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实现他们的就业梦想的倡议。

云南省

充分结合人社扶贫专项行动、干部结对帮扶和驻村队员入户走访、年度回访贫困户等活动,因地制宜,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服务。针对地处偏远、行动不便、无法离乡离家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详细了解其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帮扶。

贵州省

在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基础上,开展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活动,以需求为导向,精准为目标,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残疾人自身特点和情况,通过订单式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手工艺培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贫困残疾人就业和创业。

甘肃省

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2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万多份。依托全省“大就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精准脱贫培训输转到户到人工作,由市州、县区人社部门指定专人组成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组,对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精准识别,详细登记就业帮扶人员基本信息,做到了援助对象、就业情况、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四样清”。

 

( 责编:lhj )
  • 残疾人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小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5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就业帮扶,助残圆梦”,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集中开展政策宣讲、精准识别、上门送岗、需求登记、专场招聘等活动,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