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泰兴市人社局在大走访大调研中发现,部分劳动力仍然难以脱贫,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痛点和堵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年龄大、文化低、缺技术且不能外出打工等实际困难。要项让着类人群脱真贫,真脱贫,及时为他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场所和力所能及的岗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才能让“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落到实处。针对上述问题,该市人社局创新举措,依销售渠道稳定、经济效益好、劳动力需求大的企业,在贫困劳动力相对集中的村(居)设立企业外包加工点,打造就业脱贫梦工场,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具体措施如下:
开展摸底调查,为“梦工场”建设精准定点。由各村(居)劳动保障协理员深入贫困农户家中,了解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摸清他们的年龄、身体、技能及家庭状况。对贫困劳动力相对集中的村(居)探索建立就业脱贫梦工场。目前,在姚王镇王家堡村设立了编藤加工点,解决了该村20多名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采集空岗信息,为“梦工场”供需精准对接。为做到靶向施策,该市人社局筛选了一批经济效益稳定,劳动力需求大的外包企业,如远大家俬、洋宇生态农业、风灵乐器等公司确定为贫困劳动力加工点的外包提供方。为做到精准匹配,该市人社局在这些外包企业中,有针对性的采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如编藤、种植养殖、乐器制造、服装加工等,全市共采集空岗信息15条,可提供岗位800个左右。
开展就业培训,为“梦工场”提升精准发力。为切实解决“梦工场”用人之忧,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本领,该市人社部门指定专业培训机构,面向贫困劳动力,实施包师资、包耗材、包技能、包就业的免费培训,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今年已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16期,参加培训520人次。
实施政策兑现,为“梦工场”发展精准施策。对近年内注册并成功运行的企业外包加工点,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带动就业的,给予最多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企业缴纳部分的全额补贴。该市全年预计拨付就业脱贫“梦工场”创业就业补贴120万元。(泰兴市人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志荣 薛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