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江西于都: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方式,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2018.05.17

将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就业扶贫平台。

于都县2017年11月出台的《于都县“六个一”模式创建“五统一”就业扶贫平台试行实施方案》(于办字〔2017〕226号)在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就业扶贫政策导向,引导产业合作社和龙头农业企业向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转型升级,建成具有吸纳带动作用的就业扶贫农业基地的工作思路,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扶贫,以就业扶贫的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了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的互推互促,做大做强了乡村就业扶贫平台载体。

将就业扶贫与企业招工深度融合,促进园区企业到乡村生根发芽。

于都县《关于做好2018年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通知》(于办字〔2018〕14号)文件将扶贫车间列为重点招工服务对象单位,与园区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同等的招工服务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园区企业到乡镇投资建厂、设立车间。同时,把为扶贫车间招工纳入了对乡镇的企业招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乡镇创建扶贫车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为提高,与就业扶贫车间的沟通联系、对扶贫车间的规范化管理和跟踪服务等都得到了加强和提升。

将就业扶贫政策精神与工作实践深入融合,创新切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

园区企业到偏远山区创办扶贫车间,必然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创办扶贫车间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于都县创新性的制定了扶贫车间物流补贴政策,对在偏远地区创办的扶贫车间,依所在乡镇的偏远程度不同,分别给予每月500元、800元和1000元不等的物流补贴。(于都县就业局 彭书昆)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于都县2017年11月出台的《于都县“六个一”模式创建“五统一”就业扶贫平台试行实施方案》(于办字〔2017〕226号)在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就业扶贫政策导向,引导产业合作社和龙头农业企业向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转型升级,建成具有吸纳带动作用的就业扶贫农业基地的工作思路,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扶贫,以就业扶贫的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了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的互推互促,做大做强了乡村就业扶贫平台载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