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打好组合拳 畅通脱贫路——江西省丰城市多措并举推进就业扶贫

2018.05.16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丰城市就业部门围绕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以建立扶贫对象就业台账为基础,以开展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安置、强化就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帮扶贫困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使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创业或参加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去,确保每个贫困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一、强化保障,压实责任。及时制定了丰城市2018年就业扶贫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市人社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局长、就业局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就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对就业扶贫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沟通协调,确保就业扶贫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二、宣传引领,营造氛围。为了使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到位,对就业扶贫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印发了10000余份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单,发放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手中;并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乡镇基层保障平台,结合送岗位下乡等就业服务活动,将“丰城就业网”微信二维码贴入扶贫对象家中,广泛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实现了就业扶贫服务到家,为贫困劳动者求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摸清底数,精准服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9号)要求,全面开展了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比对工作,及时更新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数据,实现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和帮扶信息“实”和“准”,根据以国扶贫办数据为基础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本地户籍农村贫困劳动力4850人,已就业2554人,其中:市内就业1298人,省内市外就业388人,省外就业868人。

四、定制岗位,搭建平台。通过对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进村入户将企业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庭中。除“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送岗位下乡”、“就业扶贫行动日”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外,尤其利用好“丰城就业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及时发布用工、求职信息,每月25日定期开展现场招聘会,帮助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与企业取得联系,促进其上岗就业。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大小招聘会23场,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423人。

五、开发岗位,托底安置。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全市各个村委会开发了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村组公益性就业扶贫专岗,促进贫困对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按每人每年24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让他们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切实解决了部分贫困对象的生活困难,效果明显。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发公益性扶贫专岗1053个。

六、创建载体,吸纳就业。根据我市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特点,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对吸纳不少于5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与其签订6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且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吸纳1名农村劳动力,在其就业年度内,按年给予就业扶贫车间1000元的一次性奖补,用于就业扶贫车间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水电费补助。截至目前,我市各乡镇已创建扶贫车间72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88人。其中吸纳贫困对象较多的有:洛市镇彭坊村金山何首乌种植专业合作社56人;十九大代表雷应国经营的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38人;荣塘镇迦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贫困劳动力 27人。

七、因人施训,志智并扶。按照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导向、企业需求,鼓励贫困劳动力参加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做到应训尽训。截至目前已培训贫困劳动力1421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144人,创业意识培训277人,并对创业培训合格的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创业服务,对已创业并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付锋 王慧琼)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丰城市就业部门围绕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以建立扶贫对象就业台账为基础,以开展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安置、强化就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帮扶贫困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使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创业或参加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去,确保每个贫困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