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甘肃镇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脱贫 精准摸底数进村教技术因人施政策

2018.05.04

今年以来,面对贫困群众缺乏致富技术的问题,甘肃省镇原县人社局与县农牧局、县妇联等单位加强沟通协作,精准摸底、上门培训、因人施策,为贫困群众“加油”“充电”,引领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走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我在家门口就学到了技术,还不花一分钱。这次培训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呀!”镇原县农民刘兴安说。刘兴安种植果树,由于缺乏种植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效益一直不好。针对像刘兴安这样缺乏技术的农户,镇原县人社局邀请果树专家在刘兴安的果园开展了剪枝及田间管理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刘兴安掌握了果树种植技术。

“今年,我们把全县范围内缺乏技术的贫困群众筛选出来,进一步开展精准培训,着力培养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我们从科研院所邀请专家学者,到村里、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讲理论、教技术,帮助他们尽快致富。”镇原县人社局负责人说。

与刘兴安一样,耿银祥也是果树种植大户,种了10亩矮化密植苹果树。不久前,镇原县人社局组织专家进村培训,他又一次报名参加。“我种果树好几年了,不太懂技术,效益一直上不去。去年我参加培训,学会了节水灌溉等技术。今年,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想听听专家的建议。”耿银祥说,“我相信,只要把技术学到手,把果树种好了,脱贫肯定没问题!”

中药材产业是镇原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产业之一。该县人社局把中药材种植技术纳入培训重点内容,组织种植能手现场教学。“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去年我种植丹参和柴胡,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引导帮助更多村民种植中药材。”上肖乡中药材种植大户马顺孝说。不久前,他被镇原县人社局聘为培训教师,到全县19个乡镇开展中药材种植指导。“在培训的带动下,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马顺孝说。

此外,镇原县人社局还积极组织留守妇女参加传统手工艺、刺绣、编织等培训,使她们就近就业或居家就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助攻手”。(任建陆)

 

( 责编:lj )
  • 职业培训
今年以来,面对贫困群众缺乏致富技术的问题,甘肃省镇原县人社局与县农牧局、县妇联等单位加强沟通协作,精准摸底、上门培训、因人施策,为贫困群众“加油”“充电”,引领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走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