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安徽省肥西县人社局多举措开发岗位助力脱贫

2018.04.16

为促进贫困劳动者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脱贫,肥西县人社局依托乡镇园区、扶贫驿站、扶贫基地等各类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因地制宜开发岗位。结合乡镇、园区及村、社区工作实际,累计开发保安、保洁、园林、绿化等辅助性岗位55个,开发居家就业岗位460个,帮助年龄偏大缺乏技能的贫困劳动者实现就地就业。扶贫驿站提供岗位。在官亭、山南、丰乐等乡镇现行建设扶贫驿站,提供纺织、加工等各类就业岗位90个,促进因特殊原因不得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就业。经审核公示确定高科科技、凯邦电机、华海金属等11家企业为扶贫基地,涉及机电、包装、工贸、劳务等多类岗位,用于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为贫困劳动者创业提供创业指导、项目评估、创业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为贫困劳动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0余人。就业扶持帮扶就业。将就业扶持与就业脱贫紧密结合,去年以来,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 220个、就业见习岗位389个,涵盖人力资源、生产加工、社会工作等多方面,优先扶持贫困劳动者就业。(王迎)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为促进贫困劳动者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脱贫,肥西县人社局依托乡镇园区、扶贫驿站、扶贫基地等各类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因地制宜开发岗位。结合乡镇、园区及村、社区工作实际,累计开发保安、保洁、园林、绿化等辅助性岗位55个,开发居家就业岗位460个,帮助年龄偏大缺乏技能的贫困劳动者实现就地就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