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坐热“冷板凳”的柴油机“医生”——记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鹿新弟

2018.04.05

坐热“冷板凳”的柴油机“医生”——记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鹿新弟

白皙的皮肤、银色手表、无框眼镜……近日,记者在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见到鹿新弟时,感觉眼前的他怎么看都不像一个长年和发动机打交道的技工。

“这些年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轻松很多,电脑等新技术的使用,也让效率提高了许多。”

“那以前什么情况?”记者问。

“以前啊……”鹿新弟打开了话匣子。在将“以前”工作环境向记者娓娓道来的同时,也将他31年的技工成长之路铺展开来。

学艺——心与手缺一不可

1987年秋,带着总分第一名的成绩,20岁的鹿新弟走出辽宁省大连柴油机厂技工学校大门,成为大连柴油机厂产品工程部试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虽然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不吻合,但鹿新弟从小就有“汽车梦”,发动机的声响让他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

按照惯例,年轻技工入厂时即可选择指导老师。但鹿新弟的师傅却在他“入门”不到1个月时调离了工厂。随后,厂里的技术“大拿”宋成金不时会让他过去帮忙。而拜宋成金为师的想法也在鹿新第心中酝酿而生。但宋成金虽然技术过硬,脾气却很是火爆,一般人“伺候”不下来。鹿新弟要拜宋成金当师傅的消息一传开,不少人都劝鹿新弟“再考虑考虑”,鹿新弟的选择却坚定不变:宋师傅的技术全厂最强,跟着他肯定能学到真功夫。

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鹿新弟,宋成金在暗自高兴的同时出了一道“考题”:用1小时,为大伙儿讲授有关发动机燃油系统的知识。

面对考题,对燃油系统尚一知半解的鹿新弟一边暗自叫苦,一边用尽各种办法查资料,做笔记,每天加班加点“狂补课”。

半个月后,拿着手写的20页教案,鹿新弟站到了宋成金和同事们面前。1个小时,鹿新弟侃侃而谈,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讲课结束,宋成金把他叫到一旁:“这是你自己写的么?”“嗯,材料是我跑东跑西买的,图是一笔一划画的,教案也是我一字一句手写出来的。”鹿新弟认真回答。

拜师只是鹿新弟“取经”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坎。为让他能够最近距离地学习,宋成金维修机器时总让他站在身边并随时给他递工具。对此,鹿新弟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困难。

任务看似简单,但具体干起来却绝不简单。工具递得不及时,师傅的骂声便会响起:“你想啥呢?能学就学,不能学就给我赶紧走人!”而当工具递错时,师傅的做法更是粗暴简单:二话不说,直接把递错的工具扔出很远。

一次次责备,让鹿新弟内心感到委屈,但同时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决不让类似的事情再出现。

此后,工作时,鹿新弟专注于师傅的一举一动,时刻判断下一步师傅可能的动作和需要的工具。工作之余,他翻阅图书,仔细思考师傅如此维修的背后原理。

鹿新弟的努力,让宋成金喜在心中。细心的指点越来越多,师徒间的摩擦越来越少……

维修——“五步法”的神奇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燃油系统则是发动机的核心。面对这一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却又很容易“生病”的“硬疙瘩”,鹿新弟除向宋成金面对面学习维修技术外,还有自己的土办法——啃。每天晚上同事们都下班回家了,他仍在车间反复调试琢磨;回到家中,他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总结白天遇到的问题,梳理新学到的知识,同时每周在家里的小黑板上记下这一周的收获。

时间一天天过去,鹿新弟对发动机的了解越来越深。原本刺耳的噪声,在他听来成了悦耳的交响乐。不仅如此,鹿新弟还练就出仅通过声音就诊断出故障原因的绝活。凭借对故障发动机声音的辨别,他基本能当场指出问题所在并拿出维修办法。

在听的基础上,鹿新弟进一步摸索,自创出“看、听、摸、闻、问”快速排除柴油机故障的五步维修法。只要用“五步法”就能判断出哪台柴油机运转不正常。

要找五步维修法“显灵”的例证,随手可拎出一串。

——CA6DK柴油机在台架试验时,出现下排气大故障。通过查看下排气颜色、形状,再细嗅气味,鹿新弟判断为活塞“烧顶”。同事们不信,但拆开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声赞叹;

——BF6M1013柴油机出现机油压力低的问题,几百台柴油机无法出厂,生产陷入停滞。鹿新弟用手摸了一下机油,当即断定是机油粘度有问题。更换机油后再试验,结果全部达标……

大大小小的例证中,最让鹿新弟感到得意的,是他利用五步维修法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

一次,意大利设在中国的一家独资企业打来投诉电话,称机器冒出白烟,排放不达标,要求退货。公司选派鹿新弟赶往现场查看。到达现场后,面对意大利方面的老总,鹿新弟微笑着伸出手去,但满是怨气的老总却手插裤兜不予理睬。“现在看不起我们没关系,待会一定要用技术把这个面子挣回来。”鹿新弟描述当时的心态。

仔细查看过该企业的机器工作过程,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排查后,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鹿新弟心中清晰起来。“机器没问题,我怀疑是你们使用的柴油有问题。”鹿新弟向对方直言。“怎么可能?一定是你们产品的问题。”对方死活不愿承认。“争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咱们不妨把油换了再做一次试验。如果确实是我们的问题,再说退货也不迟。”鹿新弟语气坚定。

柴油换过后,再启动机器,白烟问题迎刃而解。意大利老总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临走前主动上前与鹿新弟握手告别。

探索——让工作向前一步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但鹿新弟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自满。在他看来,维修只是被动性工作,要让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让技能充分发挥出价值,就要将工作重心前移。

鹿新弟的目光定在了柴油机标准化调试操作上。彼时,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柴油机标准化调试操作规范,工人调试只能凭经验,结果导致不少产品参数存在误差。

如果让柴油机实验标准化,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能顺利解决呢?一个假设在鹿新弟心中生成。他先尝试制作柴油机试验标准作业组合表,规定每一步的试验节拍,让各环节作业有章可循;再制定柴油机标准作业规范法则,规定每一步调整的动作、方法及要领,以便大家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试验。

一个个“统一”,带来的是调试后产品性能指标差的明显减少。又经过两年时间的完善,柴油机标准化调试规范正式成为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利审批,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对我国内燃机行业产生了示范和指导意义。

类似的创新,对于鹿新弟来说并不稀奇。截至目前,他带领同事们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509项,创造经济效益1.07亿元,其中92个项目荣获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15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职工十大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大连市首位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的技术工人。

旁人竖起大拇指,鹿新弟却微笑不多言。近年来,鹿新弟的职责是为车间的2条柴油机装配线和2条柴油机试验线提供技术服务。他给自己提出了“三个必须”的要求:一旦接到车间电话,10分钟内必须赶到现场;车间提出的技术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必须持续跟踪未解决的问题,直到解决为止。

鹿新弟是这么承诺的,更是这么做的。自打负责以来,鹿新弟所有的工作都严格按照“三个必须”开展。至今,他所负责的领域没有出过大型故障,没有收到一次投诉。

51岁的他,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在2025年之前,完成工作任务25项;带领3个工作室,完成技术创新项目500项;带领工作室成员拿到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工作室完成专利50项;完成培训课件20个;回报社会,长期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王辉)

( 责编:lj )
  • 高技能人才
白皙的皮肤、银色手表、无框眼镜……近日,记者在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见到鹿新弟时,感觉眼前的他怎么看都不像一个长年和发动机打交道的技工。 “这些年技术工人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轻松很多,电脑等新技术的使用,也让效率提高了许多。” “那以前什么情况?”记者问。 “以前啊……”鹿新弟打开了话匣子。在将“以前”工作环境向记者娓娓道来的同时,也将他31年的技工成长之路铺展开来。 学艺——心与手缺一不可 1987年秋,带着总分第一名的成绩,20岁的鹿新弟走出辽宁省大连柴油机厂技工学校大门,成为大连柴油机厂产品工程部试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虽然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不吻合,但鹿新弟从小就有“汽车梦”,发动机的声响让他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 按照惯例,年轻技工入厂时即可选择指导老师。但鹿新弟的师傅却在他“入门”不到1个月时调离了工厂。随后,厂里的技术“大拿”宋成金不时会让他过去帮忙。而拜宋成金为师的想法也在鹿新第心中酝酿而生。但宋成金虽然技术过硬,脾气却很是火爆,一般人“伺候”不下来。鹿新弟要拜宋成金当师傅的消息一传开,不少人都劝鹿新弟“再考虑考虑”,鹿新弟的选择却坚定不变:宋师傅的技术全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