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品质革命呼唤新时代“智慧蓝领”

2018.03.14

“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出的新目标,获得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纷纷点赞。

“回归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社会共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国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358.2万人,居全国首位。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江苏省选手勇夺2金1银1优胜奖,宋彪以所有参赛选手最高分获得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大奖。

“江苏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切实完善政策举措、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戴元湖介绍。

据了解,江苏在全国率先将高技能人才列入省重点人才计划,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同等享受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措施。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形成品牌效应,全省每年开展竞赛180多项。设立江苏技能大奖,每两年评选表彰10名江苏大工匠。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促进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与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去年,又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出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我省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也日益显现。”戴元湖给记者看了另一份数据:目前,全省技师、高级技师24.9万人,占技能人才的2.47%,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7.7万人,占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3%。他认为,要实现质量的提升、品质的革命,迫切需要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三个转变”:从一般的技术工人向“智慧蓝领”转变,从单一型技能人才向复合型技能人才转变,从生产型技能人才向创新型技能人才转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据悉,江苏省已提出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企业互联网化提升两大计划。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戴元湖认为,随着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技能人才亟需提高技术知识应用能力和生产过程的创新能力。

对于下一步江苏如何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建设技能人才队伍,戴元湖透露,将实施产业技能大师培育计划,培养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型”乡土人才队伍;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优秀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重点技师学院建设,扩大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规模。

“我们会拿出更多的硬招、实招,培养更多符合先进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江苏制造走向江苏智造。”戴元湖说。(黄欢)

 

( 责编:lj )
  • 高技能人才
“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出的新目标,获得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纷纷点赞。“回归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