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景泰蓝庙会上遇见技能大师

2018.03.01

2月25日,正月初十。上午10时,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5年级的小萌,走进在北京珐琅厂举办的第5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小萌告诉记者,每年寒假她都会逛两三次这个庙会。

“正月初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在这里做了《景泰蓝历史文化与收藏知识》的讲座。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和技能大师近距离接触。”小萌接着说,“那天听了讲座后,我还到景泰蓝制作体验室做了‘点蓝’体验,今天还要再体验一把。”

记者跟随小萌走进景泰蓝制作体验室。体验室大概有100多平方米,50多位体验者正在“点蓝”,小学生占了一多半。今天接待游客的是珐琅厂的高级技师张少芬。张少芬向记者介绍,每件景泰蓝作品都要经过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制、磨光、镀金几个必备环节。说话间,她拿起吸管,吸入釉料,在一件已经掐丝的铜胎制品凹陷处滴入。一件作品,其色彩全靠“点蓝”。每点一次,放在700度高温下焙烧一次,如此反复3回,“点蓝”工艺才算完成。

小萌座位旁边,一位家长正在和孩子一起“点蓝”。这位家长跟孩子说,你看张少芬阿姨,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点蓝”。所以,你也要静下心来做每一件事。

走出体验室,记者在走廊看到珐琅厂许多国家级、市级技能大师的作品展。珐琅厂如今走过了62年,这些技能大师的传承,让景泰蓝文化发扬光大,他们的作品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小时后,记者又参观了钟连盛大师工作室。56岁的钟连盛向记者介绍:“这几天,既是春节又是寒假,1万多名游客中,有四五千人是大中小学生,还有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无论在教室、博物馆,还是在展示区、体验室,厂里的40多位高级技师都会面对面地向他们“传经送宝”。景泰蓝是国粹,又是手工全活,属于‘中国制造’。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公晓红)

 

( 责编:lj )
  • 高技能人才
2月25日,正月初十。上午10时,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5年级的小萌,走进在北京珐琅厂举办的第5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小萌告诉记者,每年寒假她都会逛两三次这个庙会。 “正月初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连盛在这里做了《景泰蓝历史文化与收藏知识》的讲座。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和技能大师近距离接触。”小萌接着说,“那天听了讲座后,我还到景泰蓝制作体验室做了‘点蓝’体验,今天还要再体验一把。” 记者跟随小萌走进景泰蓝制作体验室。体验室大概有100多平方米,50多位体验者正在“点蓝”,小学生占了一多半。今天接待游客的是珐琅厂的高级技师张少芬。张少芬向记者介绍,每件景泰蓝作品都要经过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制、磨光、镀金几个必备环节。说话间,她拿起吸管,吸入釉料,在一件已经掐丝的铜胎制品凹陷处滴入。一件作品,其色彩全靠“点蓝”。每点一次,放在700度高温下焙烧一次,如此反复3回,“点蓝”工艺才算完成。 小萌座位旁边,一位家长正在和孩子一起“点蓝”。这位家长跟孩子说,你看张少芬阿姨,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点蓝”。所以,你也要静下心来做每一件事。 走出体验室,记者在走廊看到珐琅厂许多国家级、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