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新疆吉木萨尔县就业局四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村劳务合作社

2018.02.13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就业局围绕社会稳定总目标,紧扣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将做大做强农村劳务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手段,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规范化转移就业,确保农村劳动力想就业、能就业,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符合该县实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路子。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农村劳务合作社的质量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对全县农村劳务合作社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从业形式和输出规模进行分类建档,详细掌握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务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扶持政策、典型经验,努力营造支持农民劳务合作社的舆论氛围,消除群众的疑虑,坚定参与农民劳务合作社的信心,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合作社、积极创办合作社、让合作社造富于民,增收于民。同时,开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经济知识、劳务中介方法、基本职业道德等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务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劳务合作社的服务意识、维权意识,更好地为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服务。近两年来,共举办劳务合作社业务政策培训15期,培训1110人次。

二是强化管理,促进劳务合作社规范运行。一是发挥劳务合作社引领、带动农牧民的优势,做好闲散富余劳动力整合和组织化工作,组建新建劳务合作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劳务输出市场,及时让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盲目和无序流动。二是坚持自愿申报创建、逐级审核、专家评审、择优认定、“级别”递进、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星级劳务合作社评比,按照得分高低,评出一、二、三级,每年县财政拿出60多万元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聘请有资质的财务人员参与劳务合作社财务管理,加强农村劳务合作社做好财务收支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合作社财务制度和运行利润分配机制,规范劳务合作社,促进该县农民劳务合作社健康快速的发展,达到合作社及成员共同赢利的目的。

三是整合资源,推进劳务合作社转型升级。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紧扣县委五大发展战略,整合资源,鼓励抱团经营,组建劳务合作社联盟,推进劳务合作社转型升级。已协助老台乡宏瑞劳务合作社通过州、县验资,成功转型升级为博康劳务派遣公司。目前,围绕大农业季节性务工,已形成由白学礼牵头的兴吉农劳务合作社联合社为主的产业联盟格局;围绕准东五彩湾企业劳务外包,形成由苟占军牵头的博康劳务派遣公司为主的产业联盟格局;围绕“旅游纪念品、家政服务”,打造由顾秀萍牵头的旅游家政服务合作社产业联盟;围绕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由王以明锦绣服饰公司牵头,突出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的刺绣、手工制品合作社产业联盟;打造由帕里旦金针缝纫场牵头,突出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刺绣、手工制品合作社产业联盟;围绕北庭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组建承接3000万元劳务的北庭镇劳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使劳务合作社成为助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增收致富的排头兵。

四是落实惠民政策,支持劳务合作社做大做强。为充分发挥农村劳务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县加大转移、就业、培训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实施品牌劳务合作社创建、就业小工场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增长期转移就业补助、社会保险补助等就业惠民奖补政策,真正让各项就业惠民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制定出台了《关于吉木萨尔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奖补资金奖励办法》,县委、政府每年专门拿出200万元,对全县规范运行一年以上的劳务合作社,并且为务工人员购买工伤保险的,凭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6个月以上的劳动合同等申报资料,按照标准,给予补助。被选树为品牌劳务合作社、打造为就业小工场示范点的,同时进行奖励,以政策资金为后盾,解决劳务合作社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农增收致富。(吉木萨尔县就业局 王英萍)

 

( 责编:lhj )
  • 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就业局围绕社会稳定总目标,紧扣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将做大做强农村劳务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手段,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规范化转移就业,确保农村劳动力想就业、能就业,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持续增长,走出一条符合该县实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路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