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就业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落实全区就业扶贫工作任务,确保就业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以提升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就业促进扶贫、创业扶持扶贫、技能提升扶贫为抓手,全面发力,精准施策,力争早日实现扶贫对象增收脱贫。
(一)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的核实和更新。全面开展全区建档立卡就业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比对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及时更新信息平台数据,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实现动态管理,确保就业扶贫对象和帮扶信息“实”和“准”。
(二)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促进就业。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每年开展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搭建线下用工对接平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开辟就业扶贫专栏,加强就业创业信息推广、共享联动,依托村组宣传栏、进村入户、宣传用品等多种形式加大线上服务平台“两微一端”的推广,通过印制本乡镇、街道的就业网微信二维码实现对就业扶贫户送政策到家、送服务入户、送岗位到手、送技能傍身。
(三)促进转移输出就业。深化跨区域的劳务协作,搭建信息对接平台,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各乡镇、街道人社所每年至少一次到外地联络收集省外劳动用工信息,促进该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有组织劳务输出的,给予到省外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
(四)开展就近结对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乡镇、街道民营企业就近配置,驻区民营企业可在全区范围统筹配置,鼓励所有的企业家要为就业扶贫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对认定为促进就业基地的,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并按规定给予相关奖补。同时完善乡企对接、村企对接机制,着力打造一批就业扶贫基地。
(五)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引导就业。鼓励各乡镇、街道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或打造“电商+扶贫车间”模式的“就业扶贫驿站”,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
(六)开发扶贫就业专岗保障就业。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对象范围。根据不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特点,积极完善落实免费就业服务、政府购买就业服务等援助措施。鼓励乡镇大力开发各类社会服务类扶贫就业专岗用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并按规定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带动就业。一是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放宽反担保方式,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同时依托江西省青年创业担保基金,进一步开展贴息免担保的江西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推荐申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青年个人创业,优先纳入青年创业贷款担保范围。
(八)开展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企业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岗前培训、以电商培训为主的创业培训和家庭服务业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创业培训合格的建档立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创业服务。(宜春市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 刘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