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改革
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浙江省义乌市近年来围绕信息经济、时尚、健康、装备制造“四大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需要,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用行业的“面”托起企业的“点”
2012年,义乌市率先申请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在全市建立7家试点基地。
2015年,义乌市全面实施技能人才自主评价“456”行动,开展以行业协会为主、企业为辅的人才自评工作,用行业的“面”托起各个企业的“点”,纲举目张,全面推进。
同时,义乌市把企业技能人才社会化评价列入首批政府职能转移项目,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逐步向行业协会转移,制订了《义乌市职业技能评价职能向社会转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义乌市政府购买技能人才社会化评价服务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推动评价方式改革的办法。
截至2017年底,义乌市共在印刷、跨境电商、饰品、袜业、餐饮宾馆、模具、汽修等7个行业以及吉利动力总成、英特莱光电等重点企业开展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共有610人通过自主评价获得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技能人才鉴定考核标准,奠定自主评价工作基础,义乌市大力推进职业(工种)标准的更新和开发工作,探索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义乌标准。截至2017年底,义乌市完成了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师、纺织设备检修工、饰品设计师等12个职业(工种)标准、教材、题库的开发,其中含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师、纺织设备检修工题库及教材等6个省级开发项目。
质量是人才评价工作的生命线,义乌始终把重管理、重质量摆在工作的首位。
义乌市先后出台了《义乌市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义乌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质量督导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以行业为主、企业为辅的自主评价工作思路,规定相关申报资格和条件,细化自主评价工作程序,同时对自主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实现自主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工作质量。
义乌市向全省公开遴选企业培训师培训项目承接单位,通过资格审核、公示程序,最终在7家申请单位中确定了3家培训单位,其中省级培训机构1家,义乌本地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各1家。目前,义乌市已经组织开展了六期企业培训师培训推广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共计494人参加了培训。
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
技能竞赛是发现优秀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义乌积极响应浙江省“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号召,积极组织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截至2017年底,义乌市共举办承办了浙江省时尚饰品设计制作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时尚产品设计大赛、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29场,共计参赛人员2134人,其中59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287人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
为了更好地展示交流技能,选拔和激励技能人才,义乌市不断创新比赛内容和形式,赢得了各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响应和重视。
2015浙江省时尚饰品设计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为主题,接受全球饰品设计人才报名参赛,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设计专家评委,以模特走秀的形式展现参赛选手的设计理念和创作灵感,打造了一场时尚饰品设计制作的经典赛事。
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为传承手工技艺和发展义乌特色产业,义乌市通过直接认定的方式,发现认定一批业绩突出、被行业(企业)公认的领军型高技能人才,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
截至2017年底,义乌市分别在木雕、跨境电子商务、餐饮、饰品等行业开展了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共计70人通过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
为实现职技院校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岗位要求有效衔接,促进院校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义乌市在推动职业院校学生技能评价改革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探索建立了基于能力为主线,职业标准与教学课程融通,素养与能力并重,校企融合的职业资格过程化鉴定方案。
截至2017年底,义乌市人社部门累计指导和推进工商学院维修电工专业、机电技师学院机电数控车工专业、国贸学校汽车维修工专业、城镇职校中式烹调师专业共计401名学生的过程化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