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连浩特市在人力资源市场办理求职、报到手续的高校毕业生286人,实现或落实就业去向262人。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63人;国有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133人;自主创业、灵位就业等其它形式就业66人;分别占就业人数的24%、51%、25%。此外,部分毕业生未登记已实现就业;进行了求职登记,已就业不告知就业情况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依然存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4人(本科生学历9人、专科生学历15人),主要集中软件工程、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园艺、土木工程等专业。据调查,全年用人单位68家提供就业岗位742个,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10家岗位246个;非公有制企业58家岗位496个。求人倍率为2.59,说明求职人数小于岗位数,需求大于供给。
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非公制企业就业。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开展高校毕业生服务月、服务周活动,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开展“小型化、专业化”现场洽谈招聘会等形式,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33名实现或落实就业去向。
二、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岗位和公开招聘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急需人员,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且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扶持优惠政策,63名毕业生在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公共教育等岗位稳定就业。
三、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全力推动“双创”工作,为高校毕业生营造创业良好环境,依托二连市天利创业孵化基地、奇石城创业园、跨境电商创业基地等,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低成本、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根据自身专长和口岸经济特色,落实二连市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创业政策支持,37名在基层创办企业、个体经营或网络创业。
四、着力做好蒙古语授课为主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建立实名制基础台帐,“一对一”推荐就业服务。落实创业求职补贴;加大“三支一扶”、社会民生志愿者、中小企业储备就业比例;开展专场招聘会援助活动。28人(办理报到手续30人)实现或落实就业去向。
五、多举并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借助二连浩特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网络信息化手段集中政策宣传5期;深入社区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政策宣传解读活动,6场150余人次;通过人才交流中心、8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窗口平台,举办“小型化、专业化”供需双方洽谈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服务月、服务周等方式方法,免费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2100余册;咨询服务6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