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

青海东川:积极开展技能培训 不断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

2016.11.21

今年以来,东川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牧民技能为重点,特别是加快贫困村群众转产转业步伐,进一步强化贫困群众能力建设,加大贫困农牧民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能力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是做好服务保障。通过驻村联户,对各村人员家庭、工作、就业趋向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民情档案,详细掌握农民培训需求。

二是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条幅等方式,宣传相关政策、技术、法律法规,发布用工信息,做好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鼓励农民就近创业务工。

三是做好技能培训。针对农牧民的培训需求,围绕优势产业,采取集中辅导、现场指导操作、以岗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将培训课堂搬到村头,进入农家,组织农民就地培训,让农民生产、学习两不误,调动参训人员学技术、学法律的积极性。通过县就业局的帮助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开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培训程序,扩大培训规模,并坚持以技能操作为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使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截至目前,共培训150余人次,其中,电子商务培训80余人次,电焊培训70余人次。

四是做好劳务输出。借助“雨露计划”助学行动、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训等就业培训项目的实施,帮助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光棍汉”、“两后生”等贫困弱势群体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有序解放劳动力,扎实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截至目前,共输出劳动力6000余人次。

( 责编:lj )
  • 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东川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牧民技能为重点,特别是加快贫困村群众转产转业步伐,进一步强化贫困群众能力建设,加大贫困农牧民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能力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是做好服务保障。通过驻村联户,对各村人员家庭、工作、就业趋向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民情档案,详细掌握农民培训需求。 二是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条幅等方式,宣传相关政策、技术、法律法规,发布用工信息,做好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鼓励农民就近创业务工。 三是做好技能培训。针对农牧民的培训需求,围绕优势产业,采取集中辅导、现场指导操作、以岗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将培训课堂搬到村头,进入农家,组织农民就地培训,让农民生产、学习两不误,调动参训人员学技术、学法律的积极性。通过县就业局的帮助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开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培训程序,扩大培训规模,并坚持以技能操作为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使广大农牧民群众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快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截至目前,共培训150余人次,其中,电子商务培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