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创业是就业之源。作为全国首批创业型城市,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人社局持续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健全创业服务链条,倾力打造“创业济宁”品牌,有效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发展的引擎作用。近三年,全市累计扶持创业4.05万人、带动就业12万余人。
一是在政策落实上精准发力。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及时兑现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各类创业补贴政策,推动政策资金“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深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推行“政银担”“信用贷”等模式,建设“创贷之家”服务驿站,不断增强创业担保贷款可获得性和申领便利性,三年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在载体建设上扩容提质。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开放周”“体验日”等观摩体验活动,引导创业者、初创企业入驻,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对接、要素保障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及以上创业孵化基地28家,成功孵化初创企业2900余家、扶持创业9700人,济宁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获评省级“双创”示范综合体。支持创业平台和街区经济融合,建设创业街区、创业市场,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创业街区12家、创业市场5家,任城区竹竿巷“运河记忆”创业街区入选省级创业街区建设试点。
三是在创业服务上加力提效。定期发布创业服务“三清单两名录”,即“创业扶持政策清单、创业活动项目清单、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清单”“创业导师名录、创业企业招聘机构名录”,为创业者推介“一揽子”服务信息。建立重点创业项目跟踪培育库,为创业者提供多方位支持和精细化指导,累计归集并跟踪服务创业项目1900余个,全省创业服务工作交流暨现场观摩活动在济宁举办。深化创业服务“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创贷申领“一件事”,开发“创贷掌上办”线上应用,让创业者“足不出户、线上全程”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四是在人才支撑上聚力增效。组建创业导师专家库,面向全国各地企业、高校院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选拔聘任296名创业导师,在全省首家出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全面提升创业导师队伍管理服务水平。实施创业导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创建创业导师工作室25个,打造集创业指导、创业活动、项目评估、结对帮扶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创业导师服务载体。组织开展创业导师基层行“六进”活动,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创业巡诊”,开展信贷融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题辅导。
五是在氛围营造上壮大声势。高质量举办济宁市创业大赛、“雏鹰计划”创业训练营、“创•赢未来”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打造“泗郎回乡”等返乡创业品牌,组织开展“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切实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创业济宁”赛事活动联合发布机制,计划2025年开展4场大型创新创业赛事,2月—5月,市委组织部主办“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5月—7月,团市委主办“青创济宁 向新同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7月—10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9月—11月,市人社局主办“创响济宁 创赢未来”济宁市创业大赛;具体活动参赛条件、赛事安排以及激励措施等内容,请大家关注“济宁人社”公众号。(闫文慧 马衍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