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山东烟台:蓬莱区“社区微业”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向“家门口”延伸

2024.10.16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结合城区实际,探索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新格局,用社区“小”支点,撬动就业“大”民生。

做优“微服务”,打造社区就业“幸福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覆盖全区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打造了以“悦动红港”微业驿站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就业服务样板。截至目前,已设立仙境微业驿站11处、仙境微业小站23处,配备基层就业服务专员179名,通过“清单式”的就业服务,充分挖掘劳动力供求信息,精准发力推动就业。构建“部门+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的就业服务体系,各类政策动态和岗位信息一经发布,通过各镇街基层就业服务专员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到户,并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帮办代办、岗位推荐、就业创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打造“就在身边”就业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传授“微技能”,提升社区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功能,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特色,面向全区开展培训意愿征集,提供了涵盖创业培训、育婴员、中式面点、电子商务、养老护理等近10个培训项目,满足各类劳动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有效提升了补贴性培训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同时,将培训地点下沉到各镇街社区,确保群众就近培训,实现就业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社区微业”三年行动以来,蓬莱区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直播带货、旅游服务、在岗职工培训等培训班30期,累计培训人员8630人次,发放补贴资金64.14万元。

搭建“微阵地”,畅通社区就业快车道。线上依托“蓬莱就业”公众号,设立用工求职、政策查询、零工市场等模块,实现就业创业服务“掌上查”;开设“乐业蓬莱”求职小程序,求职招聘、信息发布、单位查询、活动报名等业务均可实现“掌上办”,聚合就业需求和企业招聘岗位双向资源,实现了资源高效对接,信息双向汇合。目前,小程序已入驻企业250余家,注册用户近4000人,累计发布招聘信息3000余条。线下挖掘社区公共就业潜能,积极与各镇街社区联动,深入开展人才夜市、人才集市等各类招聘活动,市民利用逛街、遛弯的功夫即可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互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轻松就业。

巧用“微载体”,答好社区“创业卷”。依托覆盖全域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挖掘辖区内的优秀创业项目,打造了以宝龙海上仙街创业街区为典型,以覆盖面广、功能性多、亲民力强为主要特点的创业街区。并以创业街区为纽带,常态化开展创业指导、创业沙龙、政策宣传系列活动,实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直达快享”,切实为劳动者创业助力赋能。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07.3万元,贷款贴息342.96万元,创业类补贴180.9万元,惠及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68家,带动就业616人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倍增。(李欣怡)

  • 创业
  • 服务
  • 社区
  • 培训
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蓬莱结合城区实际,探索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新格局,用社区“小”支点,撬动就业“大”民生。 做优“微服务”,打造社区就业“幸福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覆盖全区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打造了以“悦动红港”微业驿站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就业服务样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