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届江苏技能大奖获奖名单,宜兴市有4名高技能人才获评“江苏工匠”。近年来,宜兴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市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19年初的6.2万人增至如今的8.4万人。每年有超1万名产业工人通过各类职业培训、技能竞赛取得职业技能等级,一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宜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近年来,宜兴市坚持把提升产业工人素质能力作为产改的核心要素,在搭建舞台、技能提升、产教融合等方面精做文章,高技能人才目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例达11.5%。“在亨鑫工作的20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技师,企业一轮轮专业、系统的培训,为我的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工匠”刘中华由衷地感叹。多年来,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职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构建技能类人才“全工种”素质模型和专业培养体系,助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其创新做法,是产改赋能职工成长的生动剪影。
为打破职工成长晋升的“天花板”,宜兴市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1.68万人次,同时将劳动技能竞赛作为提升职工技能的重要抓手,全年共举办16个项目20个工种的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代训”,为宜兴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地方特色产业输送紧缺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工作16年,市漕南汽修厂的吴红军从一名普通的汽修工人,成长为市南漕汽修厂、无锡市诚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总负责人。2022年,吴红军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参加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取得汽车技术赛项全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了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同年,他成立了宜兴市吴红军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汽车维修领域的各种培训,通过无偿服务培养更多的汽修技术人才。
为加快建设技能人才高地,持续细化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宜兴市还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给人才松绑。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技能人才培育的精准支持,积极落实上级贯通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政策,打通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比照互认、政校企三方资源通道。2023年,宜兴市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企业38家,可开展自主评价的企业达81家,评价的精准度和等级层次稳步提高,全年共自主评价技能人才3000余人;培育数字经济专技人才904名、数字技能人才3759人。“2023年,我们公司有17名职工通过企业自主评价取得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按照公司薪酬制度规定,每年可额外享受技能津贴,极大地激发了一线员工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磨炼技能的积极性。”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勇说。
与此同时,宜兴市从1999年开始至2022年,连续开展的八轮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管理工作,也为宜兴市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与上级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相一致,更好发挥人才选拔的精准性和激励作用,参照省、无锡市两年一次定期开展“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的做法,2023年宜兴市将原“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更改为“宜兴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此项选拔工作两年开展一次,2023年首次评选出宜兴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名,其中专技人才24名、高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5名,生产一线占比达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