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綦江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岗位开发、政策补贴、转移就业等措施,精准发力,多管齐下,促进就业扶贫成果持续巩固。
一是借助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立足本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活动,着力提高贫困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今年开展各项培训355场次,累计培训14220人,发放培训补贴1094.5万元,鼓励和带动农村劳动者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二是通过开发岗位带动就业。协调各部门积极开发公共环境卫生保洁、交通协管和文明劝导、公路管护、基层就业服务协管、森林管护、水利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对难以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过渡性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81人,其中建卡贫困劳动力1970人,占63.9%,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807.1万元。
三是落实政策补贴扶持就业。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更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今年以来,为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5万元。同时,对在户籍所在县以外区域稳定就业3个月及以上的,按500元/人给予贫困人员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截止至今为217名贫困劳动力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0.85万元。
四是建设扶贫车间助推就业。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创业就业示范山村、创业就业示范街等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累计创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20家,吸纳劳动力26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3人,发放扶贫车间一次性建设补助180万元,同时11月底前每个街镇至少新建一个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