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安徽潜山:就业扶贫显成效 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10.27

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以就近就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奏响就业脱贫协奏曲,提升贫困劳动力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脱贫动力,实现6447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促脱贫。

该市依托就业扶贫基地(35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511家)、就业扶贫车间(40家)打造的“20分钟就业圈”,实现2315名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733.84万元。该市以“立足一点 、辐射周边”为原则的“20分钟就业圈”经验做法曾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并在该省范围内推广。

“潜嫂”家政劳务输出作为该市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又一特色。今年9月份,入选国家人社部《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展》典型案例。目前,该市家政就业扶贫以就业技能培训、异地签订劳务协议、潜山籍驻外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送您上岗”和“接您回家”活动为思路,开启“培训—就业—维权—接送”四位一体就业扶贫“闭环路”,服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647人,发放务工交通补助532.15万元。

身怀一技,脱贫路宽。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该市人社部门不断打出培训组合拳,将技能脱贫培训、创业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强化劳动者就业技能,增强贫困劳动者创业信心,实现贫困劳动者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截止目前,该市已累计开展技能脱贫培训班121期,培训贫困劳动者3242人,实施创业培训班84期,培训支持贫困劳动者28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13万元。


  • 扶贫
  • 贫困
  • 脱贫
  • 培训
  • 劳动者
年来,安徽省潜山市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以就近就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奏响就业脱贫协奏曲,提升贫困劳动力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脱贫动力,实现6447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促脱贫。 该市依托就业扶贫基地(35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511家)、就业扶贫车间(40家)打造的“20分钟就业圈”,实现2315名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733.84万元。该市以“立足一点 、辐射周边”为原则的“20分钟就业圈”经验做法曾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并在该省范围内推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