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贵州镇远:四举措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工作

2020.10.1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的决策部署,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贵州镇远县多措并举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

一、 加强摸底排查,精准建立搬迁点劳动力服务台账

一是建立工作队伍,以易地扶贫搬迁点为单位,在全县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3支劳务就业组织员工作队伍;二是劳务就业组织员对易地搬迁群众开展全面摸排,充分发动劳务就业组织员灵活性、积极性高的特点,按楼栋包户入户开展面对面信息采集,确保做到每户劳动力底数清、就业动态明;三是精准建立台账,汇总各楼栋搬迁户劳动力信息,与前期省、州、县人社部门部署的摸排信息进行再核实、再比对,精准建立搬迁点劳动力信息台账。

二、 加强就业准备,按需开展搬迁点劳动力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意愿调查,利用劳务就业组织员对搬迁点劳动力面对面进行培训意愿调查,精确掌握劳动力培训意愿,确保培训工作这块“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精准培训服务,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联系相关培训院校开展培训班。今年以来,镇远县共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班38期,涉及中式烹调、挖掘机、电工、电焊等培训工种,共培训2091人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596人次)。

三、 加强劳务输出,积极推动搬迁点劳动力外出就业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专场招聘会,发放宣传单,帮扶干部入户推荐等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宣传工作全覆盖;二是强化劳务协作,加强与浙江、广东、福建等对口帮扶城市和沿海城市开展疫情期间劳务协作,免费开通直达杭州、广州、泉州等方向的“务工直通车”,通过“专车、专机、专列”等方式,安全有序地输送农民工到务工集中地返岗就业。2020年以来,共开通免费专车81趟次,政府补助资金102.93万元,有序护送农民工返岗就业2159人,其中易地搬迁劳动力70人。

四、 加强送岗服务,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户就业

一是落实岗位就业,通过培训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形式为搬迁点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就业创业,通过外出务工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鼓励搬迁点劳动力创业,激发劳动力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也从侧面实现了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1855户7925人,其中有劳动力家庭户1788户,劳动力4129人,实现就业创业3199人(省外1731人,县外省内449人,县内1019人),户均就业1.8人,全面实现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 搬迁
  • 劳动力
  • 易地
  • 扶贫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的决策部署,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贵州镇远县多措并举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 一、 加强摸底排查,精准建立搬迁点劳动力服务台账 一是建立工作队伍,以易地扶贫搬迁点为单位,在全县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3支劳务就业组织员工作队伍;二是劳务就业组织员对易地搬迁群众开展全面摸排,充分发动劳务就业组织员灵活性、积极性高的特点,按楼栋包户入户开展面对面信息采集,确保做到每户劳动力底数清、就业动态明;三是精准建立台账,汇总各楼栋搬迁户劳动力信息,与前期省、州、县人社部门部署的摸排信息进行再核实、再比对,精准建立搬迁点劳动力信息台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