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技能脱贫是最稳定、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之一,是贫困群众斩断穷根,立业致富的高效途径。今年以来,面对脱贫攻坚决胜收官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把技能培训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校企联合培训、产品+网校培训、企业订单培训等多种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谋生之计,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紧扣需求,就业多元化
“这份工作工资不错,上班时间灵活还能照顾小孩。”家住在该县九江街道毛堰社区的杨通芬,家里有着4个小孩和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直以来都靠丈夫一人在外做装修零工赚钱养家,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让杨通芬生活打开新局面的,是该县为居家妇女们提供的免费家政职业技能培训,30天的学习后,社区就业中心还帮助她在县城里找到了一份家政零工,每周灵活上班3天,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
“我们与企业合作,建立扶贫车间、就业中心和劳务输出基地,帮助困难群众学习技能实现订单就业、稳定就业以及灵活就业。”该县就业局负责人介绍道,今年以来,该县根据市场及产业需求和个人意愿设立培训项目,对农业从业人员开展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对居家妇女开展苗绣、手工编织、家政等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社会青年、毕业大学生开展电商直播、产品营销等新型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挖掘机、电工以及汽修等特色品牌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拨付专项经费800多万元,开展培训95期,涉及20多种技能类型,培训群众45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3000余人、灵活就业1200余人。精准贴合居家妇女、毕业大学生、贫困劳动力等人群多元化需求,帮助他们走上了技能就业致富的新路子。
结合市场,打造新岗位
圆形补光灯旁,一排排苗族苗绣、平头黄桃、苗王翠芽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一个个妙语连珠的“带货网红”正在试播,格外热闹。
“粉丝宝宝们,这是我们苗乡绣娘纯手工缝制的苗绣香包……”8月3日,在该县经济开发区新梦想职业培训中心,首批60位培训学员正在跟着“网红老师”学习“直播带货”。
“现在短视频、网红经济特别火,学习直播不仅能帮助家乡销售产品,收益也不错。”去年刚大专毕业的孙晨洁目前做着一份房地产销售工作,2018年家里才摆脱贫困,为了让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富裕起来,他选择来参加政府和职校联合举办的网红直播免费职业培训,学习技能后增加收入。
培养“带货网红”,助力“松货出山”,是今年该县为社会青年、毕业大学生等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创新能力强的特定人群推出的“学院+产品+网红”新类型技能培训,学员与产品商家签订协议,帮助销售产品的同时获得收益。今年以来,该县通过直播等形式销售农产品1790余万元,不仅打造了新岗位,更有力地化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尴尬局面。
精准培训,铸就“金饭碗”
背井离乡、东奔西走,是梅左海和妻子近几年来务工生涯的真实写照,而让一家人稳定下来的,是技能培训后的再就业。
“这几年外出务工换来换去,不仅不稳定,工资也越来越低。”谈起参加挖掘机培训以前的生活,该县永安乡鸣柯村建档立卡户梅左海感叹因为没有文化,外出就业变得越来越难。
今年该县进行劳动力资源再调查,保障“一户最少一人掌握一门技能”,续行每人每天40元培训生活补贴,做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应培尽培、能培尽培、愿培尽培,让“最后一批”贫困群众拥有致富之计、立业之本。村里脱贫攻坚队员上门为他登记了培训需求后,他和十几位相同情况的村民一道参加了挖掘机培训,刚结业就陆陆续续接到了许多建筑工程公司打来的招聘电话,现在他去了邻县工作,每月工资都在5000元以上,而且用工合同一签就是一年。让他当初没有想到的是,学到的这份技术让他端起了稳稳当当的“金饭碗”,还让家里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培训助力收官战,技能浇出致富花。该县大规模集中开展市场需要、群众适合、就业稳定的技能培训,志智双扶,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走向脱贫致富的小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