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对农村贫困群众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可谓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九江市人社部门通过实施“政策引领一批、招聘对接一批、平台吸纳一批、专岗安置一批、技能提升一批”等就业扶贫“五个一批”工程,坚持“输血、造血、活血”并重,多措并举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扶贫效果显著。目前,九江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7867人(其中在校学生10454人),其中已经就业110069人,就业率为74.67%。
摸清底数,精准施策
九江市充分基层人社平台对全市贫困劳动力逐一进行调查与核实,登记造册,纳 入实名制管理,加强与扶贫部门沟通对接,积极进行数据信息比对及共享,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数据联动网,为因人施策、精准施策奠定良好基础。积极组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就业援助活动,举办“庙会招聘”、“文艺搭台、招聘唱戏”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特色招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贫困劳动力普遍存在技能弱、年龄偏大的特点,加大各乡镇(村)保洁保绿、山林防护等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开发了一批防疫消杀、防疫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性岗位,确保每个贫困乡镇(村)至少开发1个就业扶贫专岗,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到目前为止,九江市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6024个,累计吸纳3302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提升本领,练好内功
九江市积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输出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与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人社部门的对接,提供“点对点”农民工专车服务,协调帮助贫困人员返岗。挨家挨户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摸底培训意愿,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送技术上门、“师傅带徒弟”等多种方式,开展系列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月嫂、种养殖、电子商务等培训,将培训场地转移到了田间地头,并在培训结束后积极推荐就业,切实提高培训后就业转化率。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及返乡带动就业作用,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和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予以贷款扶持,扩大贷款政策普惠面。近三年,经过培训上岗的贫困劳动力 18958人,为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8万元,扶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创业担保贷款2957笔共计4.65亿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581人。
整合资源,示范引领
九江市人社部门将扶持扶贫车间建设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加强与扶贫办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扶贫车间认定、动态清理及吸纳贫困劳动力情况,及时落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对因扶贫车间空转闲置、摘牌清理而退出的贫困劳动力,及时做好后续就业帮扶。积极鼓励各县区创建一批就业扶贫基地、一批就业扶贫示范园区、一批就业扶贫示范点、一批就业扶贫车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对优秀就业扶贫示范企业予以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九江市共有全国就业扶贫基地4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园区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8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