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新疆阿克苏:大力实施就业惠民工程 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2019.11.13

今年,对于家住乌什县亚科瑞克乡亚科瑞克村的米克热依·亚森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因为她开了网店,随着收入的增加,她们一家人即将摘掉“贫困帽”。

11月7日,在亚科瑞克村的电子商务站,记者看到米克热依·亚森一边忙着在电脑上回复客户的采购订单,一边忙着让身边的人把特色果品装箱打包。

“现在,我每天能收到十几个内地客商的订单,大多是要我们这里的核桃、红枣、葡萄干等。”米克热依·亚森说,自今年7月她的网店开业以来,收入已经逾万元。

今年20岁的米克热依·亚森家里有5口人,2017年她从学校毕业后外出打过零工,由于收入不稳定,并没有改善家里的生活。米克热依·亚森说,今年年初乡里组织农民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她积极参加并接触到了电子商务,就开起了网店。“我店里每月纯收入接近3000元,加上父母种地的收入,今年我们家脱贫的希望很大。”米克热依·亚森开心地说。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阿克苏地区各地深入实施就业惠民工程,送岗位、送技能、送培训等,大大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他们结合各自实际,纷纷自主创业、就近就地就业,口袋越来越鼓,脱贫步伐越来越快。

艾海提·赛买提是柯坪县阿恰勒镇幸福村农民,家里有5口人,得益于镇里开展的劳动技能培训,他在村里的扶贫市场开了一家装修材料店,每月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原来我和妻子都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什么劳动技能,辛苦一年挣不到多少钱。现在好了,我参加技能培训后开店做生意,家里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艾海提·赛买提说,他的妻子热依拉·阿不来提通过在村里的农民夜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在村里的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

热依拉·阿不来提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家摘掉了贫困帽,今后我和丈夫会更加努力挣钱,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为此,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各部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就业惠民工程实施,创造条件帮助贫困村民创业就业,加快他们脱贫的步伐。

拜城县亚吐尔乡塔格其村农民热比古丽·乃买提和丈夫参加技能培训后,在村干部的推荐下来到拜城县故乐库利手工艺品合作社就业,现在两人每月工资合起来有4000元左右。

“自从到合作社打工后,我们家的生活就变了样,以后我和丈夫会好好干,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热比古丽·乃买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据了解,随着就业惠民工程的实施,目前阿克苏地区3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 脱贫
  • 贫困
  • 实施
  • 惠民
  • 民工
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为此,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各部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就业惠民工程实施,创造条件帮助贫困村民创业就业,加快他们脱贫的步伐。 拜城县亚吐尔乡塔格其村农民热比古丽·乃买提和丈夫参加技能培训后,在村干部的推荐下来到拜城县故乐库利手工艺品合作社就业,现在两人每月工资合起来有4000元左右。 “自从到合作社打工后,我们家的生活就变了样,以后我和丈夫会好好干,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