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黔东南州极贫乡镇黄平县重安镇蚂蚱养殖基地养殖大棚,成千上万只蚂蚱铺满了大棚中的每一寸土地,成群成串在大棚中“竞相飞舞”。大棚中间,基地技术员向凯州、廖永州正在给“蚂蚱”朋友们喂草。
今年3月,经过市场调研,重安镇五福村建立村社合一的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引进“东亚飞蝗”蚂蚱种苗进行科学养殖。蚂蚱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一年能养四至五茬,且不易生病,后续投入少,收回成本快。五福村一口气建了30个蚂蚱养殖大棚,第一批投产12个,第二批30个也将全部投产,养殖面积达30余亩。提到经济效益,蚂蚱养殖负责人王刚算了一笔账:“一年可以养五批九个月,一个大棚的平均产值可以达到15000元。”
目前,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养殖模式下,合作社带动村内外务工人员20余人,吸纳贫困户务工6人,利益联结贫困户40户160人。五福村村民吴廷忠说:“贫困户在产业基地务工,每天80元,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至2400的工资”。
明年,五福村拟建80个蚂蚱大棚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管理房、冷库等,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打造绿色品牌,扩大销路,增强蚂蚱养殖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把蚂蚱特色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确保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通讯员 吴忠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