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上村村桃园基地,百亩桃花争相吐艳,沟壑溢香,朴素的农舍置身其中,田园风光无限,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赏花的游客。
站在林间小径,游客们或伸出剪刀手,或摆上POS,互拍、自拍,争相留下与桃花相伴的美丽瞬间。赏花之余,还有游客在音乐声中跳起了优美的广场舞。
喝清醇的绿茶,吃地道的农家饭。口渴了,玩累了,肚子咕咕叫时,游客们便走进一旁的农家乐。
“来客啦!”随着一声吆喝,桃园主人胡正清连忙把椅子、凳子搬到院坝,热情招待前来赏花的游客。
“游客来了,农家乐自然火了。”胡正清说,清明假期间生意特好,每天订餐二十多桌,三天接待赏花游客7000余人,收入6万余元。桃花正常花期在10天左右,如果期间不下雨的话,今年的收入要比去年多。
上村村是鹤峰县51个贫困村之一,全村230户831人,其中贫困户94户324人。这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桃树、梨树生长。过去,村民零散种植了一些,由于不成规模,没有品牌,谈不上有收入,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
2015年,州委办公室、州档案局、州畜牧局、州电信公司、鹤峰县信访局组建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帮扶工作。根据村情民意和调研结果,驻村工作队达成一致共识,利用村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对接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批家庭林牧场,喂好“一只鸡”,种好“一棵树”,养好“一群蜂”,做好“三个一”产业扶贫新文章,探索农旅融合的扶贫新路子。
2016年,冬桃种植大户胡正清注册成立了鹤峰县硒林农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桃为媒,以旅兴农,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茶叶、土鸡、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胡正清介绍,去年整个产业收入累计200万余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50个,支付务工工资30余万元。而且,入社的30户贫困户顺利摘下“穷帽子”。
“卖桃能赚钱,卖景还能赚大钱。”村党支部书记卞新艳高兴地介绍,比如村里的土鸡都是自产自销,有时还供不应求。上一年存栏的土鸡在赏花期间就可以卖完。
截至目前,该村共发展冬桃300亩、李子30多亩、青钱柳720亩。同时,采取集体资金入股企业分红、帮扶资金投入合作社获得固定收益等多种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0万余元。
如今,上村村里 “人人有活干、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一条“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汪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