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贵州代表团第三场集中采访活动举行,三名代表、一名嘉宾与媒体深入交流,谈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样板——
挪出穷山窝 敲开幸福门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的关键举措,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18年,贵州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
夺取2019年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贵州提出要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市长陈少荣: 搬出“铜仁经验” 创造“铜仁奇迹”
陈少荣代表
“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搬出了‘铜仁经验’,创造了‘铜仁奇迹’。”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市长陈少荣说到易地搬迁扶贫时给出了一组数据:三年多的时间里,计划搬迁29.3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2万人),已搬迁20.2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75万人),特别是跨区县搬迁,计划搬迁12.6万人,已搬迁7.71万人,跨区县搬迁全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占全省的57.3%。
陈少荣表示,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打得意义重大。一是彻底改变了深山区贫苦群众的命运。从深山搬到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不但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且有利于下一代在城区接受优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极大带动了城镇加快发展。三是有力激发了经济增长活力。四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铜仁对搬迁百姓的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为生态环境恢复腾出空间,也为周边老百姓后续发展留下发展空间。五是通过这场硬仗,迅速锤炼了基层干部的能力,对培养基层干部队伍起了很好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 新市民 新天地 新生活
杨永英代表
“要脱贫致富,只有搬出大山。”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说,在石漠化严重的黔西南,易地扶贫搬迁势在必行。
黔西南州“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33.58万人,截至3月5日,已实现搬迁23万人,剩下的10万余人将在6月底前完成搬迁。
杨永英说,在搬迁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三个新”。第一个是以城镇化集中安置搬出“新市民”。第二个是实施区域化搬迁搬出“新天地”。她以深度贫困县晴隆县的三宝彝族乡为例,该乡土地破碎人均不到1亩,后跨区域搬迁至晴隆县,搬出来的县城建成了一个景区,搬出的贫困群众搬出了自信心和尊严。第三个是实施新市民计划搬出“新生活”,黔西南州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扎实做好搬迁后的“后半篇”文章。
杨永英介绍,2018年,黔西南州出台“1+13”政策措施,同时出台15项改革办法,实行“新市民居住证”。凭居住证,搬迁群众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就近就医……且是农村政策不变。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9.1万新市民享受了医疗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 助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解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罗应和代表
“易地扶贫搬迁是给予贫困群众挪出大山的好机会。”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说,易地扶贫搬迁初期,有群众不愿搬、害怕搬。“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他们搬迁后的后顾之忧,是问题的关键。”
解决就业、发展产业是搬出来后首要解决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第一个资源,就是有人,有了劳动力,就不怕。”罗应和说。
“为此,我们建立了技术技能培训学校和移民夜校,以定点、定人、定位进行培训,不仅让每一位有劳动力的社区居民都获得一项技能,还通过成立的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让每一位掌握技能的贫困群众,都能在离搬入社区较近的惠水经济开发区获得与之培训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并稳定为开发区内的263家企业输出劳务。”罗应和说,劳动力经过培训,提升了能力,能够稳定保障劳务输出。
罗应和给出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目前,社区搬迁群众有5562人,劳动力2865人,已实现2284人在县内务工,省外务工只有243人。
罗应和介绍,下一步,社区还将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符合自身优势的产业,不仅让剩余的劳动力就业,还要争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也回家就业,实现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扶贫处副调研员高威: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推动快质量高后劲强
高威
“‘十三五’时期,全国计划通过易地扶贫搬迁1000万建档立卡人口,涉及22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贵州的搬迁人口最多,建档立卡人口150万,任务最重,推动却比较快。”高威对贵州的成绩表达了肯定。
他认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形势严峻,但质量总体较高,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了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效。
他认为,困难多,但后劲强是贵州的一个特点。高威点赞贵州结合自己的省情实际,提出“五大体系”:一是通过完善基本公路保障基地;二是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快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完善文化培训体系;四是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五是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在此基础上,辖区各市州结合自己的实际,全方位做好后续服务治理的后半篇文章,使搬迁群众能够快速融入新环境,成为新市民。
他说,目前贵州和全国一样,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1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全面收官之后,进入搬迁对象稳得住、能融入、能致富的阶段。贵州超前谋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值得肯定。(文/王淑宜 曾帅 图/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