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星,男,汉族,1983年11月出生,现年35岁,2016年开始从事扶贫工作,2017年9月至今任巢湖市苏湾镇扶贫工作站站长。作为扶贫工作业务的具体负责人,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勤奋踏实,任劳任怨,着力夯实基础,注重扶志扶智,发展产业就业,为巢湖市苏湾镇脱贫攻坚工作再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勤于钻研业务 锻造过硬能力
“扶贫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精深、程序复杂,要将扶贫工作做扎实,必须要吃透国家政策和各级文件精神”。他坚持向“书本”学,深入学习精准识别、动态调整、项目申报、“十大工程”、精准脱贫等各项扶贫领域方针政策,坚持先学一步、先懂一步,进而帮助全镇扶贫干部夯实基础、发展产业;坚持向“群众”学,积极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了解致贫原因,掌握所思所盼,量体裁衣制定项目库,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努力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目标。
二、 理清工作思路 推动任务落实
协助镇党委、政府制定精准识别和精准脱贫“十二步走”的程序,制定贫困户“进出”规范性程序模板,规范贫困户申请、小组评议、入户核查、信息比对、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上报县级审批、县级公告等程序的具体内容格式,有效提升了全镇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针对全镇9个村、社区的扶贫手册、四项清单、信息采集表等资料填写五花八门、没有标准、存在大量问题的现状,他仔细研读各级政策、文件,理清措施成效填写的时间逻辑关系,制定了《苏湾镇脱贫攻坚基础资料填写说明》和《村级资料归档清单》,在全镇9个村、社区进行集中宣讲,指导负责材料村干部完善基础资料;2017年6月至9月,他带领扶贫办工作人员和全镇负责材料村干部历时3个月对1560户贫困户档案资料进行一一核查修正,使贫困户基础资料和村级档案得到了完善和提升。2017年12月,在广泛征求上级领导和全体扶贫干部意见的基础上,他编印了《苏湾镇脱贫攻坚业务指南》,成为扶贫干部人手一册的“工具书”,彻底解决扶贫基础资料不实的问题。2018年3月,苏湾镇成为“合肥市扶贫档案管理示范镇”,巢湖市、合肥市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分别于2018年4月和7月在苏湾镇召开,全省5个县市、17个乡镇来我镇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工作。
三、 注重因户施策 提升帮扶效果
他紧盯贫困户脱贫目标,以“扶志扶智、主抓两业”为重点,因户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逐一筛选、明确任务、加快推进、定期调度,着力在项目申报、就业岗位开发、自种自养、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等方面力求实效。2018年,全镇产业扶贫“达省标”任务完成率为107%,产业覆盖率为96%;贫困人口就业1053人;新建产业园2个,扶贫车间2个,产业就业扶贫基地1个,极大的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做好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措施保障和打好“边缘户”政策补丁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先后两批为703户贫困户发放“两免”贷款1786万元,贫困户获贷率达到了51%;召开4期“扶贫大讲堂”,通过产业就业政策宣传、健康扶贫政策讲解、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等内容,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愿望,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7年12月,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对全镇363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对象进行调整,解决了以往帮扶对象居住分散、帮扶人上户东奔西跑的问题。为提高帮扶质量和贫困户的帮扶满意度,他编印《苏湾镇帮扶责任人培训材料汇编》,分级分批对市、镇级帮扶人开展业务培训,从政策宣传、入户培训、收入测算、满意度提升等方面制定了9条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
四、 扎实采集数据 管理信息精准
把国办系统数据平台和省办管理平台建设作为反映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加强指导,及时高效完成了数据采集、信息比对、数据核对等工作,制定《苏湾镇贫困人口基础信息母表》,架起了现实情况与系统数据有效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确保做到信息系统、扶贫材料、家庭实际情况“三点对一线”。根据每次信息采集中涉及村、户的不同内容,全面入户走访核实,对惠农政策、专项贷款、社会培训等内容再入户核实,对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等内容入户调查后再集中分析修正,有效确保了数据采集质量。
自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他便将床铺和生活用品搬到了扶贫工作站,在办公室隔壁的仓库住了下来,一住就住了近一年。他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