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贵州本寨: "三段式"工作法开展脱贫攻坚精准排查

2018.10.26

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硬战,镇宁自治县本寨镇逐步形成了以年龄为界限进行“三段式”精准排查的工作法,通过“三段式”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排查,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落实落细落小,实现脱贫攻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目标。

把牢0至16岁人群,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对象的主体。本寨镇通过精准识别0至16岁群体,准确把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对象,为实施教育帮扶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按照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将0至6岁儿童尚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排除。二是精准识别出6至16岁群体,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主体,如果有辍学或因其他原因离校的学生,引导、帮助其返校学习,保障农村适龄群体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三是精准识别出在校生是否享受“两免一补”等政策情况,及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儿童采取多种支持、帮扶措施,保障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掌握17至60岁群体,精准识别脱贫攻坚的主体。按照农村实际,17至60岁或者65岁群体,已基本完成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除了继续升学的外,绝大部分已经成为了有劳动力能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主要群体。但是,这部分群体面临着成家立业、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以及人情往来、抓生产、抓发展等,压力大,困难多。因此,精准识别出17至60岁或者65岁群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核心要素之一。

掌握60岁以上老年群体,精准识别生存或赡养需求的主体。本寨镇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和辖区人口年龄结构情况,精准识别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确保每位老年人能获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人医”地安度晚年。同时,减轻家庭劳动力主体的负担,保证家庭不返贫、不致贫。精准识别有生存能力的老年人,对于有自我生存能力的老年人,要确保不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如果没有赡养义务人或者赡养义务人没有赡养能力的,则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采取政策性帮扶措施,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人医”。(王应雄 伍水清)

  • 精准
  • 脱贫
  • 攻坚
  • 群体
  • 识别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硬战,镇宁自治县本寨镇逐步形成了以年龄为界限进行“三段式”精准排查的工作法,通过“三段式”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排查,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落实落细落小,实现脱贫攻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目标。 把牢0至16岁人群,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对象的主体。本寨镇通过精准识别0至16岁群体,准确把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对象,为实施教育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