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镇2.8万亩扶贫产业基地,满眼绿色,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悦还挂在村民脸上,眼下又迎来更大的丰收——镇里的扶贫产业开始见效,万亩蔬菜可以采摘上市了。
产业兴了,乡村活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好政策落地,家乡机会多了!”在下洼镇,李明毅然返乡,开起村里第一个农家乐。乡村的美景,地道的农家饭,不仅让全家脱贫,也让李明“脱单”,娶回了“巧媳妇”。他打开脱贫档案袋,记录下全家的脱贫全过程。
宛东大地,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汇成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该县围绕“蔬菜、中药材、林果”三大扶贫主导产业,针对发展扶贫产业的贫困户和参与带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今年全县新增扶贫产业面积8.2万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培育了种德蔬菜、伟诚药业、华景园林、卉农构树等8个县级产业示范园,16个乡镇(街道)都立足各自优势建立了层次不同、种类各异的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计划通过连续三年打造,以“蔬菜、中药材、林果”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扶贫产业总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全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35家,重点扶持146个扶贫产业基地和100个扶贫产业车间,实现了对全县85个贫困村和60个重点非贫困村的全覆盖。
打好就业创业扶贫硬仗。该县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全县累计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11816人次,新增稳定就业10759人,全县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应训尽训。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吸纳安置7317名贫困群众为保洁员、护林员、保险员等。强化服务引导,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6.2万人,其中新增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1582人。创新实施就业奖补政策,对外出就业贫困人口给予适当劳务奖补,提高其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
打好金融扶贫硬仗。该县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县乡村分别设立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组织,全县已评级授信贫困户19966户,2018年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6亿元,受益贫困户2196户次;近期还可投放扶贫贷款5.3亿元,预计8450户次贫困户受益。
时间不等人,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3年时间。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层层抓好落实,才能解决问题。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如是说。(社旗县委宣传部郭建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