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创业,除了情怀还要多些“讲习”

2018.06.22

最近的媒体上报道了一则新闻:四川一男子,放弃万元白领工作,回乡养鸡,两年鸡场亏损几十万元,欲再次回城工作。怀揣田园梦辞职返乡,梦碎回来路再锁重城。唐冬(化名)的经历,让每日在格子间中流连,却对田园生活心向往之的上班族不禁感慨:情怀丰满,现实骨感。

近年来,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持续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创业进入黄金时代。像唐冬一样,身在繁华都市,天天过着一成不变日子却有一颗田园心的上班族应该不在少数。但唐冬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真的为了一份山水故乡情怀放弃了待遇还算不错的工作,踏上了回乡创业路。

创业少不了这份情怀。没有情怀,也就没有激情,不是发自内心的向往,自然就会缺少实现的动力和坚持。唐冬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到自小生长的故乡,流转了土地,在山林里建起了养鸡场。可情怀只是创业的起点,走好创业之路,还需要扎扎实实的脚步。

创业本身是件风险极大的事儿,报道显示,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20%左右,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与国际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两年的养鸡生活,亏损数十万元,唐冬在亲情和经济压力面前灰头土脸,甚至萌生了回城再上班的念头。就这段经历而言,唐冬败了。败在对自己跨界创业的领域———农村养殖业没有深入的了解,败在对养鸡场的经营管理没有总体规划,败在对销售渠道没有充分开发等等。但唐冬也有收获,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了一回,真正在生活中历练了自己,找到了自身的不足。

对于生活中更多的“唐冬”而言,创业绝非易事。除了最初那份不可割舍的情怀外,他们更需要提升的是创业的技能。我们的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还缺乏足够的创业训练和教育,只抱着满腔热情,开始创业时才从零学起,勇气固然可嘉,但创业的成功率会大打折扣。

目前,各级有关部门都在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不断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惠民便民的创业孵化园地,发挥着创业者加油站和护航员的作用。有创业意愿的“唐冬”们,为了好好安放情怀,不妨多些创业“讲习”。在创业之前先充分了解当地的创业政策和创业服务都有哪些?有意识地参与一些创业指导课,尽量多地了解创业知识,熟悉行业前景,找准市场需求,搭建销售渠道。根据创业指导师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克服难题,谋划项目,打好有准备之仗。创业之路,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如今,唐冬创业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正在给他介绍外地做得好的企业。我们在期待新转机。(张洁)

( 责编:hj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