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毕业前夕作出放弃工作的决定,到最终确定到江西技师学院学习,22岁的余睿成似乎并未遇到很多障碍。
“这是一个并不艰难的选择”
去年7月,余睿成从江西省内一所大学路桥专业毕业。毕业前夕,他放弃了南昌市内待遇颇丰的国企工作机会,选择到江西技师学院学习3D打印技术。
被问及为何放弃长辈眼中“清闲又稳定”的工作机会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更想尝试一种有挑战性的生活。”
由于平时在生活和网络上接触到大量3D打印技术的信息,余睿成认识到这是一项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是非常有前景的产业。
“当得知残疾人使用的义肢也可以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时,我感到3D打印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余睿成说。
于是,他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日益加深,并决定将其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进技校学技术。
余睿成的父母对他的决定也给予了充分尊重。余睿成说,曾经的同窗好友们知道他的选择后,大都表示理解。“所以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并不艰难的选择。”
可是,哪里能找到一个可以学习3D打印技术,并有大量实训机会的学习机构呢?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江西技师学院成为他的不二选择。
“专注的技能学习让我对未来更加从容”
“我来这儿,是因为我了解到这里有个大师工作室。”余睿成所说的大师工作室,就是江西技师学院于2015年由江西省人社厅授牌成立的“王东快速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
该工作室以数控专业为载体,由领办人王东和多名专业骨干教师组成技术团队。团队中不少成员是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年轻骨干教师,曾多次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并获得奖项,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毋庸置疑,余睿成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进入学校后,王东带着团队成员,为余睿成量身打造了一套培养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余睿成每周有两天时间,跟着学制班学生一起学习专业技术课,其他时间都在工作室学习。
工作室还成立了一支由几位技能水平出众的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由老师和小组成员共同进行传帮带,做中学、学中做,逐步培养学员的操作能力和工作思维。余睿成以新学员的身份加入,他笑言自己是“年龄最大、资历最浅的小师弟”。
没多久,余睿成自己就打印了一个3D月球灯,这是他独立完成的“处女秀”。建模软件是英文原版,他自己找教程自学;网上找来的参数不一定完全正确,他自己一点一点地修改。一个学期过去了,在王东看来,余睿成的成长非常明显。
“下一步我想做辽宁舰的模型,这可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说到这,余睿成眼中似乎有团火苗在跳跃。
在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余睿成和小伙伴们提前几天,连夜用3D打印技术赶制出70多朵玫瑰花,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了女老师,祝福她们像“永不凋谢的玫瑰花”。
被问及对未来的打算,余睿成平静地说:“现在学习这门技能,让我觉得很踏实。专注的技能学习让我对未来更加从容。”(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