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突破百家

2018.01.24

新目标 新突破

日前,上海发布第七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名单。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数量已经成功突破百家,达到了102家。

01 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高师带徒 竞赛选拔 依托项目培养人才

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突破百家

依靠人才发展项目 依托项目培养人才

2015年9月24日,C919大飞机发动机吊装主体工作正式开始。然而,仅0.1毫米的安装孔径,难倒了现场包括外方工程师在内的一众工作人员。

形势紧张,如果发动机无法按时安装,将会影响后期测试进度,甚至影响首飞时间。关键时刻,当时已经59岁的技能大师杨伟清临危受命。在经过了三个昼夜的鏖战后,9月27日清晨6时,C919大飞机发动机终于装配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心脏”。

现在,已经退休的杨伟清被中国商飞返聘,成为了中国商飞培养基地的一名教员和技术顾问,帮助更多培养基地里的学员成才。作为上海市首批培养基地,中国商飞始终坚持“依靠人才发展项目,依托项目培养人才”,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突破百家

开展师徒评选活动 分享带徒经验

目前,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占比已经从公司成立之初的38%提升到了现在的51%,培养效果显著。

同时,中国商飞已经形成了以日常技能培训为主体,以高师带徒为重要手段,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平台的技能培养体系。

在中国商飞,除了日常的培训工作外,每年会有100多名技师及以上等级的拔尖技能人才与数百名技能好苗子结对,传授精湛技艺与工匠精神。在每年年底,也会开展优秀师徒评选活动,分享先进带徒经验。同时,通过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得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围绕21个民机特殊工种,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组建了一支167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负责相应的培训开展。同时,还与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开设定制化课程,为行业对口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上海建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对上下游企业开放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作用

名师带高徒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开设了13个培养项目。

在根据行业实际需求,以高标准、严要求展开培训的同时,上海建工集团也积极发挥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6个劳模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的形式,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型工匠人才。

在上海建工集团,陆凯忠曾经是一名技校毕业的维修电工,如今,已经成为了盾构领域的专家,他的工作室也获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雄伟曾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而今也已经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从硬件和软件共同出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立新说:“执行力、诚信和工匠精神,是扎根于建工人身上的文化基因,在优良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建工技能人才的发展正在向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预装等领域转变,从而逐步成为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截至目前,上海建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5年共计培训15000人次,其中,高级工程安装钳工,高级工程机械修理工及高级起重机驾驶员培训鉴定1200人次。在2014年、2016年“建工杯”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中,共晋级20名高级工及1494名中级工,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能手。

03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企业需要开发课程 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培训

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突破百家

真正做到了“1+1>2”

500多家会员单位,15多万从业人员,覆盖上海集成电路行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如何有效地组织起高技能人才培训,推动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建设?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联手华虹集团,与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一起,共同打造了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培养基地。

在这里,行业协会牵头;华虹集团挂帅,并依托其投资的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公共平台展开培训,而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并主打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在三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真正做到了“1+1>2”,为解决集成电路高技能人才缺口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为了让人才经培养后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实干人才,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设了9项课程。其中,所有的培训师均是行业一线的资深工程师。同时,考虑到集成电路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还专门开设了针对未来技术的课程,让学员能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在未来能够快速适应新的要求。

培养基地的发展与行业协会的牵头,也带动了许多中小企业参与的热情,每一项课程都会有十多家企业的员工报名参加。而在培训过程中,跨专业学习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专攻半导体设备制造的公司为了让设备更贴近工艺的需求,专门组织员工参加工艺课程的培训。目前,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学员达1422人。

( 责编:lj )
  • 高技能人才
新目标 新突破 日前,上海发布第七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名单。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数量已经成功突破百家,达到了102家。 01 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高师带徒 竞赛选拔 依托项目培养人才 依靠人才发展项目 依托项目培养人才 2015年9月24日,C919大飞机发动机吊装主体工作正式开始。然而,仅0.1毫米的安装孔径,难倒了现场包括外方工程师在内的一众工作人员。 形势紧张,如果发动机无法按时安装,将会影响后期测试进度,甚至影响首飞时间。关键时刻,当时已经59岁的技能大师杨伟清临危受命。在经过了三个昼夜的鏖战后,9月27日清晨6时,C919大飞机发动机终于装配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心脏”。 现在,已经退休的杨伟清被中国商飞返聘,成为了中国商飞培养基地的一名教员和技术顾问,帮助更多培养基地里的学员成才。作为上海市首批培养基地,中国商飞始终坚持“依靠人才发展项目,依托项目培养人才”,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开展师徒评选活动 分享带徒经验 目前,中国商飞高技能人才占比已经从公司成立之初的38%提升到了现在的51%,培养效果显著。 同时,中国商飞已经形成了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