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宁国市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解决毕业生就业成为人社部门的首要任务。为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宁国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逐步建立完善了“宏观调控、市场配置、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就业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各类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积极宣传引导,提高毕业生就业主动性。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和形势,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就业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每年将全市各类单位用人需求情况通过人才网及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方便毕业生自主择业。对毕业生报到、落户、代理、就业等程序和操作办法进行规范,通过登录网站、印发资料、召开会议等形式,多渠道进行灌输,避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走弯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交流QQ群和短信群发平台,及时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由于政策宣传和措施到位,近年来,宁国市毕业生就业、落户、代理等手续一次性办理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开通就业“直通车”,解决毕业生就业后顾之忧。近年来,宁国市个体、私营等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张,需求毕业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无主管部门,接收毕业生的户口、人事关系、保险等手续复杂。为此,宁国市开通了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在就业中心设立了人事关系及户籍管理专户,在人社部门设立了劳动保险缴纳专户,对毕业生的职称评审、人事档案、保险缴纳等进行全方位代理和服务,使企业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吸纳毕业生。几年来,通过“直通车”为非公有制单位输送毕业生7800多名。
完善保障措施,促进“弱势群体”毕业生就业。为促进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尽快就业,宁国市建立了优先推荐就业制度,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毕业生专业及特长,重点和定期向用人单位推荐。对于上述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减免报名、考试和体检费用。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内无法工作并且没有经济来源的,由民政部门参照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性生活救济及城乡医疗求助。
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开辟公益性岗位。为完善就业援助体系,拓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渠道,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宁国市采取每年政府购买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民政、公共卫生等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帮助联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建立青年创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增加小额担保贷款保证金,参照“银贷政贴”操作模式,简化贷款业务流程,截至目前,宁国市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崔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