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与和合与共——临沭柳编
“伊吾维吾,缉柳编蒲”,柳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在各地都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山西、安徽与山东地区。
山西“太谷柳编”:“洪洞的编柳货”说的就是山西韩家庄的柳编。韩家庄家家都会柳编,地窨星罗棋布,人称簸箕之乡。
山西柳编:山西柳编成品以生活用品为主,出名的有八卦笸箩、元宝箢子、九凤朝阳簸箕、柳河东书箱等。
安徽黄冈柳编:黄岗柳编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黄岗镇的“立编”、“经编”、“拧编”和创新的“藤编”、“排编”技术全国闻名,为黄岗柳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安徽柳编:随着时间的发展,市场趋于饱和,更多的安徽柳编人认识到,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柳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阜南人已逐渐从篮、筐等传统柳编制品,开始转向向附加值更高的工艺品、户外家具、厨卫制品等。跟随着欧美家居市场流行的脚步进行柳木转型。
山东临沭柳编:“春雷响,万物长”,临沭县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其中,白旄镇柳庄的植柳编柳历史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明朝永乐年间,青云、白旄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相当于手提袋)、餐饮炊具用的笊篱、储粮藏物用的箱篓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沭兴工匠劳务品牌以创建“中国柳编之都”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组建“柳编航母”,邀请沭兴工匠领军人才、国家柳编技艺传承人杨进邦定期对金柳、北大荒、陆祥、晴朗、宝柳工艺品等七家柳编龙头进行技术指导。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探索“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培育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柳编加工领域的“能工巧匠”。
临沭柳编非遗路
2007年5月,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010年3月,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021年5月,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沭柳编项目保护单位临沭县柳编工艺品商会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