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大龄高管择业策略

48岁的朱女士,有多年外资人事行政管理经验,在一家知名企业一直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团队中10%为外籍员工,她还担任了所在商务楼党支部书记等职。由于企业架构调整等客观原因,今年3月,朱女士离职了。离职后的她一度比较迷茫,在网上看到和原来差不多的岗位,大都有年龄限制。投递其他没有年龄限制的岗位,又普遍是辅助性岗位,离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她来到职介中心寻求帮助。

案例分析:

大龄失业群体普遍存在求职中年龄限制的问题,他们也认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年龄大了,有很多岗位自己可以做,却因为年龄太大而被拒之门外。在求职受挫之后,朱女士开始动摇了信心,认为自己是否只能去从事辅助性的岗位,产生了不自信的求职心态。

朱女士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没有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朱女士工作能力强,又有多年的管理经验,这是她求职的优势,但她认为优势发挥不了作用,劣势是年龄大、学历不过硬等客观条件。同时,朱女士一直在外资企业,对其他国企、民企等职场环境和岗位内容不了解。

求职渠道较为单一,除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朱女士不太熟悉网络求职,又不好意思通过自己已有的资源寻求出路,认为自己原本工作的公司和岗位都比较“体面”,现在要去“求人”找工作,拉不下面子,表示自己做不到。

朱女士在原来公司,一直是面试别人,自己不了解求职方法,没有参加过社会面试,缺乏求职技能。

案例指导:

一、 消除消极情绪,调整求职心态

首先,和朱女士一同分析招聘岗位中“年龄限制”的问题,引导朱女士认识到现在很多公司特别是新兴、热门行业招聘需求量大,本身行业竞争激烈,对相关岗位专业性要求高,且工作时间、强度较高,因此有年龄要求是符合岗位实际的,需要理解并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其次,纠正朱女士的认知偏差,她认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年龄大了,被岗位拒绝了。但实际上有许多大龄劳动者都活跃在各类企业就职,朱女士暂时没找到工作是因为职业定位不清晰,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另外,朱女士觉得自己找不到类似原来的行业和岗位,求职信心受挫,认为自己只能去从事收入较低的辅助类岗位。这又陷入了另一个求职误区就是一直以自己过去的行业岗位作为对比,认为自己找不到同样的岗位就是失败,接受不了这种转变,心态上调整不了,索性就产生了随便求职的心理,只能去找基础的辅助性岗位。我帮助朱女士分析她现在的心态是因为一时的低谷而产生的消极心态,要去除其中不良情绪的影响,用理性的思考去接纳客观现实,聚焦自己可控的部分,做出最优的方案策略。

二、 重新审视自我,发挥优势最大化

调整好心态后,朱女士能够客观理性看待自我了,接下来我帮助朱女士澄清职业价值观,找到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就是指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重要的价值观。运用职业锚,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朱女士选择工作成就感排在第一位,将原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薪资要求排在第五位。由此可见,朱女士内心中最向往的还是在工作中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可是她目前求职的第一需求。因此,抛去继续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想法,其他企业也可以纳入考虑范畴。找到自己求职的核心关键点后,我帮助朱女士进行岗位定位。帮助她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了解职业特质、职业兴趣。

朱女士经过梳理,自己整理得出的优势:有本科学历,17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对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有一定的经验,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熟悉电器行业工作,外形佳,个性稳重开朗,沟通能力强,思维清晰,反应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劣势:除了年龄偏大外,对具体人事操作、行政操作的事务工作没有经验,对国企、民企的企业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不了解,不擅长分析招聘岗位信息,缺乏求职经验。

综合分析优劣势,结合招聘岗位情况,探讨求职路径:

路径一:在国企、民企中找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办公室管理类相关岗位。

路径二:以丰富的行业背景、管理经验,做企业的兼职顾问,或者以合伙人的方式参与企业管理工作。

三、 拓宽求职渠道,掌握求职方法

帮助朱女士发掘以往求职经历中的客户资源、亲友资源等资源,积极为自己争取机会,拓宽自己的求职渠道。

在求职空闲期,积极参加社区或者社会团体举办的志愿者活动、沙龙活动等,在其中发掘岗位信息,拓展自己的岗位资源。

学会12333公共招聘新平台的使用方法,了解并学会运用其他招聘网站,请职介中心老师推荐岗位等。

进一步修改简历,根据所投递的岗位,准备不同侧重方向的简历,准备自我介绍和模拟面试。

最后,朱女士经过社区就业老师的推荐,成功应聘了一家国有物业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职位。虽然薪资和原有岗位差距较大,但新岗位可以发挥朱女士的工作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像朱女士这类大龄高管人员,如果突遭职业变动,自身又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职业转型是有一定困难的,求职策略就是从调整心态入手,接受现实,理清思路,找出优势,合理定位,学会求职方法,积极开展求职,最后成功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上海市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  熊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