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没有毕业或者刚毕业时,就十分焦急地找工作,但是他们没有方向感,也缺少必要的准备和规划。实际上,求职、找工作,是一件需要沉静下来,审慎思考的一件事。比如,思考“自己想做什么?” “能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 “先准备些什么?”,然后,选择和应聘实际可行,且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岗位。下面,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个接待中的真实案例,一起来分析、探讨出更为具体的指导建议。
应届生小萱,普通高校本科毕业,专业是艺术系的舞蹈表演。小萱的父母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均为高中学历,对于孩子考上本科表示很高兴,在外人看来,很有面子。
在一次咨询解答“学生档案调转”问题的活动中,通过耐心细致的聆听,我了解到:小萱对自己的专业不自信。当初选择舞蹈表演,是因为高三文化课成绩测试不理想,在老师的建议下,考取了艺术类专业的舞蹈证书,后被外省的一所大学录取。而本身缺少舞蹈基础,在入学后,经过专业课老师测评,转入了“成长班”。四年的求学过程,令小萱逐步意识到自身在形体、身高、体重方面,与其他同学的巨大落差。每次的专业测试,均会受到各种打击,小萱对舞蹈的好奇心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加上陌生的环境和不能适应的饮食习惯,小萱本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沮丧、失落、压抑,虚晃度过大学四年。
当家人慢慢看出小萱的一系列变化后,父母建议其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小萱为了毕业后不失业,听从了家长的建议,硬着头皮准备考试。结果是,理论考试都没有通过。小萱的父母对此表示非常失望。面对家长的指责,小萱再次走入了自我怀疑的漩涡中,自卑自弃,在家里很少说话,在外面也不会主动去接触身边的朋友,有时还会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
通过细心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小萱的个性特点是以服从为主,擅长从事有规定程序的事务,如行政、财务、出纳等职能类岗位。
结合小萱有过的短暂实习经验,即曾在一家舞蹈培训学校做行政前台,负责更新微信公众号,统计课时、接待家长咨询的工作。我们为其推荐了一家会计公司的行政文员岗位,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周末双休,免费工作餐。在本职工作做完的情况下,小萱还可以和公司的主管会计和报税的大姐姐们学习专业知识。小萱抱着怀疑的态度,在我们一步步的引导和鼓励下,完成初试、复试、试用的每一个环节。
跟踪回访时,我们从小萱舒展的眉心和开心自信的笑容,看出了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蓬勃。她表示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对工作时间也很满意,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上班。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小萱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奖励自己一辆电动自行车。通过找工作的过程,小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是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此,送给像小萱一样的年轻人几个建议:
一、 不妄自菲薄。一方面,许多同学在选错专业和校招失利的阴影下,屡屡受挫,无法自拔。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太理想的开局,但职场生涯却是一个漫长积累和历练成长的过程。或者在每一个交叉口做足准备,或者将大学校园、将校招当作一次经历,做好碰壁和失败的心理准备,以此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应对好步入社会后的每一个大挑战。另一方面,我一直不赞同应届毕业生们,一毕业就急忙找工作。不是反对找工作,而是建议大家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尤其是盲投简历,广撒网,看见工作就去。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更加怀疑和否定自己,步入恶性循环后,身心疲惫。
二、 不盲目应战。一方面,人才都是需要推荐的,渠道和圈子非常重要。在这里,首推“网络招聘”和“熟人介绍”。要有意识的接近令你羡慕的行业圈、令你敬仰和感兴趣的朋友圈,向熟悉的圈子、熟悉的人、可信赖的朋友家人推荐自己,表达自己迫切的就业愿望。另一方面,虚心请教,主动提问,用心找到自己和招聘岗位的结合点,同时,冷静下来思考,现阶段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锁定目标,集中发力,才能少走弯路。最后,始终保持冷静和自信,不断分析和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潜能及胜任力,持续不断的亲近正能量的圈子和成功且谦卑的人,形成自己正直、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义区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 寇蕊 郭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