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就业 or 升学?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近期,我们接待了许多“95后”的新生代求职者。他们在求职中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是什么?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把握和注意些什么呢?今天,与大家交流、分享两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位主人公应届毕业生小花。小花22岁,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分之差,与研究生失之交臂。简历显示,曾任某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有一定的协调和策划能力。没有择业目标。父母希望她在备考研究生的同时,找一份“稳定”工作,找一个“好单位”。初次沟通后,职业指导老师结合小花的实际,为其介绍了某合资企业“党建专员”和“文案策划”岗位。小花当即表示,“这些岗位,不适合撰写毕业论文,还是要专业对口的”。可见小花的真实需求是继续考研读研。找份实习工作,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毕业论文”而已。

第二位主人公再读本科生小波。小波23岁,高中毕业后利用4年时间,脱产进行业余大专学历进修。取得大专学历后,有过半年汽车4S店实习经历。之后,再次选择业余本科学历进修。目前,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再读生。没有择业目标。简历上的自我评价是为人随和,尽职尽责。父亲希望他能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职业指导老师与其联系后,小波当即回复“先不需要了”。最后指导老师了解到,投简历是父亲的要求。小波的真实需求是学完本科再找工作也不迟。

这两个案例中,或者认为学历越高越能找到好工作,或者一味选择“慢就业”或者“错峰”就业,其实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好,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

在此指导老师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小花们,既要考虑眼前需求,更要着眼自己的长远发展,不必刻意规避“非专业对口”的岗位,可以适当扩大自己的择业范围;请积极参加每一次面试,掌握一些必要的面试技巧;敢于恰到好处的自荐,争取到心仪的单位或岗位;参与岗位见习,适应角色转变,探索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不断挖掘自身的职业潜力,可以获得转岗或更多的岗位晋升机会。对于小波们。兼顾自身和组织共同成长,把握年龄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用心投入每一次社会领域的实践,提高自身在沟通、协作、抗压等通用职业能力和社会经验,沉淀自己,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以及对于多领域、对不同职业的理解认识,可以获得自身知识、技能的双提升。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新生代的小伙伴们,能够积极利用身边的就业资源。在校期间,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多参加社会实践,明确职业规划;离校之后,积极联络您身边的“就业服务专员”,或者线上预约您专署的“职业指导老师”,通过职业测评等科学的工具、人力资源市场的大数据分析,来理性、客观、全面的进行职业规划和决择,珍惜和利用好当下的每一个平台和机会。祝愿你们都能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顺义区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  寇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