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经验重要or 证书重要 ——讲求“适配原则”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在一般人眼里,“白领精英”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前者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后者有年龄和学历上的优势,实现就业并不难。那么,日常接待中,我们遇见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求职案例。

第一位主人公是求职者王女士。我称她为“白领精英”。接待中,王女士向我展示了各种证书。从学历到职称,从金融、培训,到健康、养生。王女士不仅事业有成,生活中也是如鱼得水。丈夫创业成功,儿子考入名校,47岁的她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辞退“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腾出更多的空闲,享受生活了。她当下的择业目标,就是换一份“朝九晚五,五险一金,周末双休”的文职工作。但事与愿违,多次面试都没结果,甚至有的单位直接回绝,“您这么高端的人才,我们不敢请”。

第二位主人公是求职者小刘。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图省事,他做了一份“万金油”的简历。简历上,罗列了每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运动员二级、计算机一级、公共英语A级、教师资格证、健康营养师证、电工证等。罗列了每一次获得的荣誉:校运会单项第二、优秀宿管员等。每一段实习经历,除了学校安排的见习以外,还曾在某炸鸡店和某房地产经纪公司有过一个月的兼职……这个简历连续投了四个多月,只收到三次面试通知,岗位也均不理想。在他看来,“找个工作太难了?”

我们发现,无论是“精英”王还是“应届”刘,他们的简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点和经历。听上去,似乎很合理——求职嘛,不就是展现优点吗?

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配原则”。我们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面试官浏览一份简历的平均时间为20秒,短短的时间内,他们更关注,或者说更想看到的是那些与招聘条件相关的内容。

“精英王女士”展示了自己过往的“优秀”。可是,一个月薪好几万的人,现在要应聘一个基础性岗位,接受月薪几千元的工作?除了理想的择业要求为“轻松、稳定”,多数企业还会有一层顾虑,那就是,王女士过往的职位比未来的上司还要高,能力更强,家境更好。那让未来的上司如何驾驭这位下属呢?

“应届刘”呢,虽然展示的资格证书、在校获得的荣誉、实习经历,对一名应届生来说,也算不错,但他的择业目标是要应聘“人事专员”。这个岗位的招用条件是“具有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或有相关工作经验”,小刘却没有。而且岗位要求“善于沟通协调”,小刘简历中的“兴趣爱好”一栏写的却是显示其“偏向独处”的“音乐和阅读”。除此以外,小刘的“万金油”简历看似漂亮,实际是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规划,让面试官不清楚他究竟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在这里,为广大求职者们提个醒:无论撰写简历,还是参加面试,任何与应聘岗位无关的,我们都形象的称之为“噪音”。“噪音”一多,求职效率和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把握求职中的“适配”原则,也就是紧紧围绕“招聘条件”或“岗位职责”挖掘、提炼自身的优势。

“精英”王女士,只需要在简历和面试中稍敛锋芒,将过去工作职位、业绩、收入以及部分证书等一笔带过甚至省略,只表现出适合应聘职位的一些特质就好。

“应届生”小刘,则首先要看清楚招聘岗位的具体要求,对“硬件不符”的岗位不要盲目投递;其次要结合不同的择业方向和职位要求,调整求职策略,有针对性的总结竞聘优势;最后要调整心态,不要“病急乱投医”,无论“高攀”还是“低就”,盲目应聘了不喜欢、不适合的工作,都难以成功,即便是成功了,也难善始善终。(顺义区职业指导专家团成员 寇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