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三思而后“跳”

大家都知道,跳槽就是“变换工作或职业”的意思。在中国历史上,跳槽最成功的非韩信莫属。从原来在项羽手下不被重用的执戟郎,跳槽转投刘邦,几经周折,一飞冲天,当上了全军最高统帅——大将军,有了发挥的舞台和空间,并成就了自己和汉朝的光辉历史。跳槽最失败的是吕布。吕布原是丁原的义子,董卓派人带着金珠宝马去“挖脚”,吕布就毅然砍了丁原的脑袋,拜董卓为干爹;王允巧施连环计,吕布就英勇地将董卓刺于马下,认王允当义父;白门楼上,战败被俘的吕布向当年称兄道弟的曹操乞降,还不忘加一句“愿拜为义父”,不过,曹操可不乐意步前两位干爹义父的后尘,一根绳索结束了这位“跳槽专业户”的跳槽生涯。可见,跳槽从来就是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风险。

来访者李小姐,26岁,幼教大专毕业,在一家私立幼儿园做了一年幼儿教师,因和同事闹了点别扭,跳槽去一家企业做行政文员;呆了一年,因嫌工资待遇低,又到一家公司做销售;干了还不到半年,就感到压力太大太辛苦,又打算换个单位去做人力资源,可应聘了好几家,都没有成功。她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自己这是“人往高处走”。“人往高处走”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之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能够跳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跳出更好的薪酬待遇?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还请李小姐们三思啊!

都是哪三思呢?一思为什么跳?二思该不该跳?三思该怎么跳?

好,我们先来说说一思:为什么跳?

跳槽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一、 自知型:对自我和外部环境均有清晰的认识,为更高的目标而跳。

二、 被动型:由于工作业绩不好或其他原因,被单位炒了鱿鱼,不得不跳。

三、 盲目型:没有职业规划,情绪左右想法,看了《杜拉拉升职记》就想做HR,看了《圈子圈套》就想做销售,糊里糊涂,说跳就跳。        

四、 郁闷型:因得不到加薪和提升或人际关系不合谐等缘由而常常感到不开心,时刻都想跳。

四种类型中郁闷型的比例那是相当的高!李小姐就算是其中一位。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不少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压力山大”的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薪水为王。但薪水究竟是不是王道呢?很多人可能只关心当前的薪水,而没有考虑过几年后可能的变化,其实,对于新人来说,积累经验远比立刻挣钱来的重要!韩信当年跳槽并不是为了涨工资,而是希望有一个可以施展军事才华的平台。21世纪什么最贵?平台啊!

还有些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与上司或同事意见不和,便“一纸休书”、“挂印而去”,这样的人一般情商都不高,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即使跳了,也只是重蹈覆辙,换汤不换药。讲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鸽子总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家住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搬家。小鸽子感到很困惑,就去请教老鸽子。老鸽子听后笑了笑说:“你再搬多少次家都不管用的,因为困扰你的怪味并不是从家里发出来的,而是从你身上发出来的呀。”小鸽子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所以说,跳槽并不是扭转职业困境的灵丹妙药,除了自知型非跳不可和被动型不跳不行外,盲目型和郁闷型还是好好分析和调整自己,立足现在,立足本职,为将来打好基础吧。

韩信基本上属于自知型,李小姐属于哪种类型呢?依我看最没有可能的就是自知型,其他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正是她陷入失意、离职、就职、再失意、再离职的痛苦循环的根本原因吧。

接着我们来说说二思:该不该跳?

跳槽真的可以使职业生涯峰回路转吗?据一项调查显示,跳槽后75%的人会有挫折感,超过半数的人对从前的跳槽经历感到不满意,12%的人在新单位未能通过试用期。事实证明,很多人冲动之下选择了跳槽而去,但事后又深深后悔。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跳槽呢?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5+1测试法”。

请先来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 你是否能清楚地写出你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和每项任务的完成标准?

2、 你是否知道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并一直有计划地提高自己?

3、 你是否能清楚地写出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你需要哪些支持?

4、 你是否很自信地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换一个人来做你的工作,不见得会比你做得好?

5、 假如由你代替上级工作,你是否能清楚地写出这个职位的各项任务?

每题1分,如果得分在4分以上,说明你已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跳槽不仅仅是换个环境,而且是良性的;如果低于4分,那就努力提高自己吧,跳槽有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

还有一个问题:你是否觉得有些招聘广告就是针对你写的?如果此题得零分,我建议您还是先耐心地骑在驴背上,努力做好现有工作,在提高自己的同时等待马的出现。

所以说,是否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是决定跳槽的重要因素。李小姐们,跳槽之前不妨做个测试吧,“非常5+1”哟!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三思:该怎么跳?

跳槽有风险,跳对了春风得意,跳错了,损伤元气。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呢?

1、 找准方向

所跳为何方,彼处在哪里,方向很重要。很少有哪个行业能做到永远的热门,不考虑自身的专长和兴趣,即使应聘成功,也难以长久。何况每一次换行都必须从新手做起,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也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要做熟悉和擅长的行业和领域,尽量不去生僻的环境,即使财务、HR、高级管理等受行业限制较少的职业,也轻易不要冒险。

2、 自我评估

可以通过自评、他评以及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MBTI人格测验、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等辅助工具对自身的含金量进行全面考量和评估。当然,还要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和取得的业绩,充分估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把可以揽瓷器活的金钢钻。

3、 了解目标

大多数人都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有它的优、劣势。因此,要大量收集、充分了解新平台的信息,分别对行业、企业和岗位进行考察,看看这个行业是否处于上升势头,看看这个企业是否在顺利成长,再看看目标岗位是否符合自己,它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工资待遇等情况怎么样。李小姐就是太不了解她的跳槽目标了!

4、 择机而跳

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传统型企业,能够给员工带来积累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如果刚刚毕业,且在现有岗位上还没呆够一年,是不宜跳槽的,因为你还没有把专业精髓学到手,出来也是半瓶子醋。那么,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年龄这个门票化的职场关键要素就是个拦路虎啊,一旦跳槽失败,翻盘的机会就很小了,所以更要慎重。

职场有风险,跳槽须谨慎!跳槽不是目的,目的是妥善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增长点。三思而后跳吧,跳出精彩人生!跳出美好未来!(作者:臧维红 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