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工作与专业对口问题2:专业不对口也一样有“春天”

毕业生们在求职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困境——面试成功的职位往往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于是纠结了、迷茫了、犹豫了,不知是该签约就业还是苦等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尽管专业知识是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敲门砖”,但并不意味专业不对口将成为成功就业的“包袱”,也不意味着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就无法获得事业成功。事实上,专业和专长是两码事,年轻人更有可能在他所擅长的技能领域里发挥优势,有所建树。因此,选择工作还是要看它能不能激发你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潜能,即使与专业背景不吻合,也不妨一试。打破思维禁锢,放宽就业视野,不要害怕没有竞争力,事实告诉我们马云实际上一开始也不懂得互联网,但也成为互联网精英;只要有兴趣,愿意去奋斗,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灿烂光明的未来。因此,专业是否对口,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除了少数如临床医学专业外,对多数大学毕业生而言,可以选择与专业不完全对口或不对口行业去工作。

案 例

小李,某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她参加过不少设计比赛,也获得过一些奖项,对于寻找到一份平面设计师的职位信心满满。当她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往几家广告设计公司应聘的时候,得到的不是称赞,而是重重一击:“你的东西做得有些想法,但是很不实用,在实际操作应用中根本没法实现。”她感觉特别郁闷,走进职业咨询室寻求帮助。

我首先帮助小李客观分析了求职受挫的原因,让她自我分析了一下对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师岗位的适应力,小李意识到公司看重的是设计师的设计是否有市场,能否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感觉在学校学的设计和工作中做的出入太大,很多东西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去做。交谈中,我还得知她已经获得了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助理的offer,只是还在犹豫。我注意观察到小李性格大方,思维细腻,善于与人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强,待人接物周到,我试探她对这个人力资源助理的职位是否感兴趣?她表示自己喜欢与人沟通,在学校也自学过一些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告诉小李,感觉她的条件比较适合人力资源部助理这个职位,关键是看你对此职位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如果有,尽可以大胆尝试,多积累经验,先把自己“磨平”,使自己变得更加圆润,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在事后的回访中,我得知小李在工作的同时先后获得了MBA学位、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培训师等证书,还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现在感觉自己特别喜欢人事管理的工作,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希望未来做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评 析

很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单纯地认为只有从事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想法。出现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两个原因:一是异步发展。工作直接和市场需求挂钩,而学校开设专业势必存在一个异步,这就导致很多新兴工种在学校里没有对口的专业,而一些专业太过缺乏竞争力只能选择非对口工作,二是兴趣转移。十八九岁的学生对于专业没有真正和充分了解以在填报志愿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大三大四才知道自己未来对口哪些工作的不在少数。

当遇到专业和实际工作产生矛盾的时候,你首先得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且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一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有没有做这 一工作的优势。如果自己能在这一工作中得到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东西,也能够 在这一领域有比较好的发展并且有成就感,如果不是,你可以做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在大学不仅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思维方法,是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打基础的过程,而与之相关的工作却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在从事不同的工作中,我们会得到历练,也会发现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或许还会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首先,专业不等于兴趣,工作永远比专业更广阔,应该敢于强化自我了解,在实践中合理找寻自己的职业兴趣。其次专业不等于专长,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及最擅长的职业方向。再次个人主观努力更重要,相比与专业是否对口,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更为重要,不管专业对不对口,工作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在新的起点上奋发努力才能实现人生梦想!(作者 王韦懿 山东省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