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刘先生,男,53岁,是当地一名精准扶贫对象,妻子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仅有自理能力,儿子目前还在读高中一年级。刘先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由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过去只能跟随建筑工程队在外打散工,如今年纪大了,已经无法参加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工作,每月只靠妻子几百元的低保金生活,而儿子读高中后开支越来越大,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刘先生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爱喝大酒,为此,他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帮扶过程
1、帮扶工作人员了解到刘先生及其家庭情况后,多次上门与刘先生谈心使其意识到要承担照顾家庭的更大责任。
2、物色附近的企业向其推荐就业岗位。开始得到的结果却不那么顺利,因为,刘先生本人也曾到该企业求职,因了解到刘先生平时有爱喝酒的嗜好,同时因年龄等因素该厂拒绝了他的求职。
3、帮扶人员于是主动联系上该厂的人事部、党支部以及工会,争取多方合力,以促成刘先生就业,同时,和其家人共同劝其戒酒,经帮扶人员的多番努力,刘先生通过试用成为该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工作勤奋努力,同时,也戒掉了喝酒的不良嗜好。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认为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必须要有一颗真正为求职者服务到底的善心,有一颗不厌其烦的耐心,有一颗善始善终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