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小王,男,18岁,办公自动化专业中专毕业,毕业后想找一份办公室文员岗位,但求职两三个月后,一直未找到期望的工作。最后,求职心切的小王找了一份入职门槛较低的交换器销售员岗位,开始了他的职场之旅。刚开始,他每天一早参加完公司晨会,就马不停蹄的走访单位,尽管他非常努力,却屡屡碰壁,渐渐地便失去了信心,随后就开始混起日子来。晨会后,要么和几个同批进单位的同事去茶室斗地主,要么直接回家睡大觉,等下班时分再回公司报到。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眼看试用期快要结束了,再没有业绩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小王开始着急起来。通过的帮助,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迟迟做不出业绩?由于在销售过程中,遇到客户的拒绝让他感觉很沮丧,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然后越做越没信心,最终连敲客户的门都没有了勇气。找到问题后,在指导师的帮助下,积极调整心态,并学习销售技巧和抗挫折能力,终于在试用期结束前,完成了基本的销售额,保住了饭碗。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不断注意锻炼自己的逆商,并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在周围同事纷纷遭遇淘汰时,他却成为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案例分析
本案小王作为一名18岁初入职场的青年求职者,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对职场没有太多的了解,求职过程比较盲目;另一方面,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人生转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从未涉及的问题和困惑,需要他来面对与克服。目前小王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已选择了从事销售工作,明确了自己的中短期职业发展目标,但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后,产生了消解怠工的情绪,能看出他在抗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如何提升逆商、,提高职场适应能力是小王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第一次求职是否会成为他长期的职业方向,如何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需要职业指导师当的职业生涯指导,帮助他的职场之路走得更顺畅。
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到小王的优点所在,值得我们去肯定,一方面:小王作为新人就像一张白纸,便于企业进行“调教”,职场可塑性较强;另一方面,小王求职态度积极,在求职屡屡受挫时,能及时调整求职方向,选择入职门槛较低的销售岗位,进行职业探索与尝试,这也使小王最终能从自身情况出发,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事业的初步成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指导建议
小王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指导师在给予建议时,不仅要先解决他目前的核心问题,并且应该在此基础上,从小王的职业生涯发展出发,给出更为全面而又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学习抗挫折的能力,提升逆商指数。
提升逆商是小王面临的最大问题。逆商是指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职场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事。若处理不好,会使人消沉,一蹶不振;但若能有效克服它,就能不断提升自己抗挫折能力,坦然面对人生的更多挑战。
提升逆商,首先要融入社会,直面挫折。“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和挫折,都会有脆弱的一面,但若选择躲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将问题摆出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制定解决的方案,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提升逆商,其次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个CEO的退休感言》,其中有一句话,感觉很有道理:“逆境,是上帝帮助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微笑者看到你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所以,选择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提升逆商,还要学会正向思考,树立积极的心态。对不同的事件,我们都可以有正向思考和负向思考两种思考模式。选择正向思考的人,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大脑中所产生的一种将事件和感觉向积极方向牵引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为我们带来强大的积极力量,帮我们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积极,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坚韧,充满弹性,能接受一切困境。正向思考驾驭着我们的成功、幸福与快乐。
逆商的提升,并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他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领悟,才能慢慢地提高。希望小王能在工作中不断提升逆商,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
二、了解销售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提升适应该岗位的综合能力。
销售工作的特点是入行易出色难,即入职门槛底,但淘汰率高,薪水与业绩直接挂钩。要做好销售工作,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熟悉业务,能吃苦耐劳,更要具备抗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并能积累广泛的人脉等等要求。本案中的小王,由于中专毕业,学历与资历都较浅,选择销售工作是比较能快速体现自身价值的职业途径。但同时若想得到较高的成就的话,必须付出多倍于他人或其他行业的努力。所以,小王应该全面了解销售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找出自己与岗位的差距,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提升自我。
三、全面评估自我,再次确认职业方向,并制定中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小王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人,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足以看出他的综合能力较好,是名比较有职业潜力的员工。所以针对他的指导,不能仅限于表面的指导,而应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帮助他在认知自我、全面评估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确认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从宏观上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次梳理及规划,从而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