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就业”是众多青年就业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一个敏感话题。经常有青年甚至求职者家长在职业指导室里神情颓废地抱怨好的岗位都被一些有社会关系的人抢占了先机,致使没有“关系”的求职者吃尽了苦头,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进入一些私营、民营的小企业,“委屈”地就业。
小王也是这支“抱怨队伍”中的一员。他向咨询师陈述:在某银行实习结束后,其带教师傅告知,他原本是有机会可以继续留用的,但最终没能如愿的他就是吃了“拼爹”游戏的亏,被有“社会关系”的其他人员占用了留用指标。无奈接受现实的他,却在求职路上,又一次被“关系就业”击中——同为金融专业的大学同窗,在毕业后不久,通过家庭关系,顺利进入某银行就职。虽然小王自认为这名同学各方面情况都不及自己,但这接二连三的”痛苦”经历,让他产生了些许怀疑:是不是没有“好关系”就找不到“好工作”?
运用“剥洋葱”法发现问题,层层递进
小王有着金融专业的教育背景,职业目标是进入银行工作,尤其在银行大堂经理的岗位实习后,更坚定了他进入银行就业的信念。银行的工作环境、银行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和银行工作的相对稳定性都深深吸引着他,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对银行类岗位有兴趣,且对数字敏感,个性细致踏实。在毕业后的一年中,小王也尝试着应聘银行业的其他岗位,但几乎都石沉大海。小王觉得自己与职业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远,也武断地相信自己就是因为没有社会关系,才无法实现求职理想。
对此,咨询师的具体分析如下:
1.澄清“关系就业”的概念,调整情绪,整装待发。
在就业过程中,“关系就业”是指求职者利用身边的社会关系赢取更多社会资源的就业现象。根据职业指导著名的三圈理论,即在“价值观、兴趣一知识、技能一环境、机遇”组成的三个求职因素圈内,机遇对求职者而言是外在的、无法掌控的就业因素。机遇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对于有社会资源的人而言,资源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比他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于没有社会资源的人而言,机遇等于“东风”,只垂青于万事俱备、蓄势待发的竞争者。小王竞聘银行类的岗位,显然属于机遇的第二类人群。因此,他需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准备。
2.了解企业招聘的主要方法,改变认知,累积人脉。
企业招聘中,雇佣内部员工、员工换岗或提拔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通过朋友或同事,招聘合适的人员;再次是借助职业中介、人才招聘会招聘;最后是登招聘广告或参加招聘会招聘人员。在所有的招聘方法中,企业可能同时使用几种方式以满足其招聘需求。可见,小王所说的“关系就业”是企业招聘过程中非常常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招聘渠道。有些企业甚至通过发放奖金的形式,鼓励员工为企业推荐身边优秀的、匹配的应聘者。于小王而言,身边没有这样的资源,可以先通过寻求金融领域相关岗位的方法,在行业领域内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累积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实现职业目标打基础。
3.客观分析自我,收集岗位信息,细化职业目标。
小王在应聘银行类岗位的过程中,认为只要能够进入银行业,任何岗位的工作他都愿意干,根本没有考虑过银行业有哪几类岗位,不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个性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何区别。例如银行柜面的工作人员除了熟练掌握柜面的基本业务之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需要具备服务意识、服务技巧和化解矛盾的技巧等;数据处理的岗位则要求工作人员思维缜密、细致耐心、有责任感,同时具备较高的数字统计和分析的能力,相对而言,语言表达的能力可以适当放低。小王在应聘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性格特征,分析自我优劣势,在收集不同性质职业信息的基础上,细化岗位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匹配度较高的岗位。若怀着侥幸的心理海投简历,势必会导致回复率低、面试机会少的情况,对个人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4.围绕目标岗位,提高竞争能力,有的放矢。
在应聘银行类的岗位时,外形阳光、沟通交流能力较强、语言组织表达有逻辑、有专业理论知识背景等都是小王的优势,但除此之外,他的核心竞争能力似乎很不明显。很多银行类的岗位都需要持有行业上岗证,而小王尚未持有任何和岗位需求相贴合的证书。通常而言,证书除了是行业所必须的通行证外,还是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个人对目标职业所持有的坚定态度的体现。针对很多证书对考证人员有工作年限要求的情况,小王可以主动先行购买理论书籍研读,这无论是对个人理论素养的提高,还是面试官对他印象加分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综合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思路,助人自助
鉴于小王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咨询师提出了如下求职建议:
1.了解银行主要的招聘方式,寻找突破点。
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采取的招聘方法主要是校园招聘。小王已经毕业一年,不属于应届毕业生,因此校园招聘的途径受阻。银行对社会人员的公开招聘,通常在工作经验和个人技能素质等方面要求较高。小王显然也不符合岗位的用人标准。建议小王考虑选择金融行业的其他岗位,比如证券业务员等对应聘人员工作经验和持证要求都相对较低的岗位,这样既可以主动累积工作经验,又不会被动脱离金融领域。
2.选择快速就业通道,参加青年职业见习。
结合小王已经一年未就业的现实情况,建议他可以选择上海市政府推出的青年职业见习项目,当然所选择的职业见习岗位需要与金融类有相关性。青年职业见习对应聘人员的工作经历方面几乎没有要求,个人可以在见习岗位通过带教老师的带教,进行3个月到6个月的实际操练,一方面验证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累积自己在金融行业的人脉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
3.综合资源,推荐岗位。
综合现有的岗位资源,咨询师为小王推荐了会计助理、证券业务员和财务审计等职业见习岗位和劳动合同制岗位。要求小王进一步对应聘岗位进行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方面的信息收集,结合岗位发展前景和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做出职业选择。此外,咨询师还建议其了解金融岗位对应聘人员的具体要求,这有助于他有针对性地考取岗位的相关证书,避免盲目考证产生的人力财力的损耗,增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4.约定后续工作,延伸服务。
小王虽然已不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但其自认为和应届毕业生区别不大,在求职简历的书写和面试技巧的掌握方面仍显欠缺。咨询师与小王约定在他考虑好欲应聘的岗位后,为他做一次求职技巧的辅导,帮助他顺利通过面试,成功就业。
5.风险预估,两手准备。
小王在为进入银行业做所有准备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职业目标实现的风险系数,还需要做好思想准备:虽然自己已经努力了,但最终仍有可能无法如愿以偿地进入银行业工作。咨询师同时建议小王在任何就业岗位上都要脚踏实地、多学多做,提高业务素养,学会处理各类人际交往,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