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好好的银行柜员不想干了,为什么?

关键词:职场适应 职业选择

案例介绍:

王女士的女儿小张,2012年某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进入某国有银行担任柜员(正式编制),王女士也为女儿找到的“金饭碗”感到骄傲,可是不到一个月,银行行长打电话给王女士,说她的女儿想要辞职,希望家人能再劝劝她。性格内向的小张一直是母亲眼里的乖孩子,但这次却异常的固执,怎么劝都不听,王女士十分焦急,来职业指导室哭诉并寻求帮助,希望职业指导师能够帮忙想办法说服小张不要辞职。指导师在安抚了王女士的情绪后,建议王女士带小张来接受职业指导。

与小张面谈后,了解到她辞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无法胜任银行高强度、零差错的工作性质,每次上班都高度紧张,怕自己犯错误,下班以后也心神不宁,有几次过马路走神,差点被车撞;另一方面同事间为了抢客户,关系不太融洽,行长似乎也不近人情,有一次同事的母亲去世,行长还让他继续在单位坐柜台。因为怕母亲担心,这些问题小张都没敢回家说。最近有另一份司法调解员的工作愿意聘用她,虽是派遣性质,但为了离开现在的工作环境,因此决定辞职。王女士认为女儿还是应该留在银行,因为是单亲家庭,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银行薪水高、福利好,而派遣制的调解员既不稳定,收入又低,感觉自己在亲戚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张本身性格内向,并不愿意轻易向人打开心扉,也从未向母亲或银行的领导说过自己的问题,来到职业指导室也不是她本人的意愿,带有抗拒心理。而她辞职的原因对职业指导来说非常重要,职业指导师要做的是进入小张的内心世界,获取关键信息。在这个案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

接纳,指导师要清楚自己并不是王女士的说客,而是需要接纳小张本身。我们不能以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去判断小张目前的问题,如果在咨询一开始就明确表示银行是份好工作,或是劝解小张再坚持一段时间,相信指导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小张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说出来,着重于倾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她的问题进行评价。使用开放式的提问询问事件本身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使用的语言包括“能谈谈你目前的工作吗?”,“工作过程中发生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吗?”,“最近心情怎么样?有什么烦恼的事吗?”“和同事相处的怎么样?” 必要时指导师也可以通过自我暴露来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在入职初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引起共鸣。

理解,主要体现在换位思考。指导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尝试将自己代入小张的角色,设想自己如果是小张,要放弃一份外人看来非常好的工作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并且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有些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也许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通过话语让小张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包括“我明白你的感受,银行的工作的确需要很细心,会让你感到压力。”,“我能感觉到你内心的痛苦,你不想让妈妈担心。”,“我知道你渴望换一个性质的工作。”“我知道同事间的竞争的确不可避免,让你不太习惯。”

关注事件和细节,引导来访者多角度思考。有时候来访者在表述的时候比较笼统,或着重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事件本身,这也会影响其对事件的客观判断,需要指导师通过提问将问题指向事件本身,帮助其客观的认知,例如,在此案例中指导师会询问“你说行长不近人情,是发生过什么事吗?”,“同事间不和睦,有具体的原因或表现吗?”,“你最担心的是什么?能具体说说吗?”,“你认为调解员的工作适合你吗?能具体谈谈理由吗?”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引导其换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如果你是行长,在柜台缺人又排长队的情况下,你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如果你是小王,你付出了努力,如果营业额没有你那份,会怎么想?”,“站在你妈妈的角度想的话,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应该跟她好好谈一次呢?”,“你有想过如果从事派遣制调解员的工作的话,未来怎样发展吗?”

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最终目的是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找到问题的症结,引发她自己的思考,积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让她理清思路,从而做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选择。

指导建议:

1、从小张自己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的内心已经做了决定,离开银行去做聘用制的调解员,而她本身的专业和能力也足以胜任该岗位,对于薪酬和编制的问题,以她的学习能力,在有了一定的基层调解员工作经验后,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解决;

2、对于在银行暴露出来的职场适应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法承受工作压力以及人际关系问题,小张仍然需要重视,因为在新环境也许没有银行这么快节奏,也会无法避免的遇到一些类似的烦心事,需要强化心理建设,增强抗压能力,针对于此可以尝试瑜珈或放松训练,以舒缓焦虑的情绪;人际关系方面建议小张学会换位思考,很多事情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也许就能够理解并宽容。

3、建议小张的母亲适当的放手,尊重女儿的决定,不要过多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与女儿沟通的时候着重倾听和鼓励,成为很好的倾诉对象,有助于小张缓解压力,顺利度过职场适应期。

案例延伸:

最后,小张自己决定将银行的工作辞掉,成为了一名司法调解员,并在一年后顺利考取某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