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艾是名应届生,简历寄出去总如石沉大海。于是请已在职场打拼数年的表哥帮忙修改简历。表哥看完简历直皱眉,认为小艾过于老实,简历毫无亮点。便刷刷刷加了两段实习经历,数项学生会职务。改完简历之后,连小艾都不相信这是自己。对于虚假和夸大的消息,表哥告诉小艾,这就叫“包装”。单位不会查证实习和学生干部经历,只要你面试能应付就行。
新的简历果然不凡,寄出仅两天就得到了面试通知。小艾怀着忐忑的心情,步入面试室。背诵预先准备好的自我介绍时,心虚得甚至不敢正眼瞅面试官。“听说你在**企业实习过,能简单介绍一下详细的工作内容和实习感受吗?”听到提问,小艾抬头,面对面试官的目光,仿佛刺眼般,又迅速低头。对他而言,接下来的面试简直是种折磨,这位面试官竟盯着这段实习经历刨根问底:部门有几个同事,分别负责什么工作,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等等,远远超出表哥给他准备的范围,让他无从回答。最终,只能坦白沽名钓誉,实习经历是假的。事后,他很困惑,为什么面试官就那么准,别的不问,偏偏盯着自己“包装”的部分穷追猛打?
专家建议:
有同行说过:面试时,应聘者可否录用,进来第一眼就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这话听着有点玄,话都没讲一句,怎么就能确定应聘者是否合格呢?可是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苏格拉底说:“高贵与尊严,自卑与自强,精明与机敏,傲慢与粗俗,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曾经做过一个口语表达的相关研究,并且归纳出著名的“55/38/7定律”:信息通过口语面对面传递时,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是同时存在的,听者打分数的依据有55%是从外表、穿着、仪态、身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而来的;其次的38%是从说话的语调、声音的表现方式、咬字发音等“声音”而来的;而说话的内容,也就是“语言”本身只占7%。因此,当有些应聘者纳闷为何面试官的问题总能戳到自己痛处的时候,其实是身体语言出卖了自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面试中几种常见情况的身体语言表现:
1、撒谎。成年人撒谎时虽然不像孩童般表现慌张,但通过一些身体语言还是能轻易辨别出来。不惯撒谎者,除了语音语调有异外,还会出现眼神闪烁、目光逃避、肌肉紧张、脸发烫、假笑或掩嘴等现象。这无疑在向面试官传达一个讯息——刚才的话里有“猫腻”。有经验的面试官一旦收到这些讯息,会立刻就刚才回答的某些细节刨根问底,以判断求职者话语中的真实程度。当然,少数老练者,事先针对性准备一番,在面试时对答如流。可能破绽不那么明显,但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将敞开的手掌收起来,或插入衣兜,或双臂交叉以示防范;又比如频繁地触摸嘴唇、嘴角或鼻子。这些撒谎的习惯性动作都是从孩童撒谎时用手捂嘴演变而来的,只是更加隐蔽而已。我们知道,习惯性动作很难改变。因此,撒谎者无论掩饰得多么巧妙,却很难瞒得过经验丰富又明察秋毫的眼睛。
2、紧张。肌肉绷紧、不正常地出汗、频繁眨眼、咬嘴唇、抚弄头发、手紧握住某物、单手扼臂、局部臂交叉、按笔帽、转笔、频繁调整坐姿、身体不自觉扭动、腿脚不自觉地抖动等习惯性动作都可能是人在紧张或不安时的不自觉表现。开场紧张或是面试经验不足的证明,或是准备不充分。当面试官问到某一问题时,突然出现表达紧张讯息的身体语言,无疑是在坦白:切中问题要害了。面试官刨根问底,直到找到紧张的根源为止。
3、对抗。在和面试官握手时掌心向下,坐着时翘起二郎腿,面试时长时间和面试官眼睛对视,或回答问题时双臂交叉。这些身体语言表达了应聘者对抗或防范的情绪。有的求职者自认为优秀,在面试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强势,也会和面试官产生对抗的情绪。
4、不耐烦。在面试过程中频繁看表或蹙眉,手不断摩擦椅子扶手,手指敲打桌面,身体和脚尖朝向其它方向,在别人讲话时频繁点头,都是不耐烦或反感情绪的表现。无论是应聘者还是面试官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适时结束谈话,或转移话题。
5、性格。应聘者的性格也很容易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脚步语,一般情况下,脚步沉稳,表示其沉着、踏实;脚步轻快可反映其内心的愉悦;脚步小且轻,表示其谨慎、服从;脚步匆忙、沉重且凌乱,则可判断其性格开朗、急躁、缺少城府。此外,弯腰弓背,精神不振,眼睛不停环视房间表示其缺乏自信;眼珠乱转表示其惯于撒谎;手势幅度过大,过于夸张会给人不稳重的感觉;将位坐满,并且背往后仰的人比较自傲……鉴于此,应聘者还是在简历中诚实地描述自己性格为好,不然面试时身体语言一定会出卖你。
作为一种自然反应,身体语言很难被控制,尤其在面试时,除非你是天才演员,否则往往会顾此失彼,弄巧成拙。既然如此,尚不如培养良好的习惯,让身体语言给自己加分:
一是文明礼貌。彬彬有礼,行为得体,不仅容易获得面试官的好感,也易融入团队,文明和礼貌,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企业用人择人的一个隐性条件。。而举止粗鄙之人,不仅让人生厌,也不易得到信任。
二是诚信待人。不少求职者为了得到面试机会,虚构简历中的信息,面试时难免忐忑不安,还没面试,便已输人一筹。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君子诚实守信,德行无亏,自然会有一种浩然正气,举止流露出信心。要学会慎重,学会珍惜自己的承诺;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学会关注别人的优点;学会勇于认错。
三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谦虚品质的体现。善于倾听者不仅能收获好人缘,且容易得到指点和帮助,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面试中,倾听的姿势也会让面试官感到尊重和舒服。
四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者面试必是有备而来,言行举止表现自信,这种自信亦会感染到面试官。不过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过于积极主动,在面试中易给人咄咄逼人的印象,这点应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