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啃老族没有未来

案例背景:

小蔡,男,20岁,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毕业两年了,一直宅在家里,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上网玩游戏,除了吃饭,基本不出屋。小蔡家境一般,父母不寄希望于儿子养老,只盼着他能早日成人,能够养活自己。小蔡自己找工作不积极,总是妈妈来帮他看招聘信息,职业介绍人员说还是让本人来吧,妈妈这才没办法硬带着他来到职介中心。

案例分析:

小蔡集“宅男”、“网迷”、“啃老”于一身。有他个人成熟度不高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模式的问题,还有就业压力造成的影响。他还年轻,可以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进行重塑。

指导过程:

1、说明啃老的危害,改善小蔡的认知。网上有很多啃老族的故事,有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血的事实证明啃老有很多危害,比如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影响自己的人脉积累、不利个人事业的发展等。所以,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的人,过一种独立向上的生活,才能体会到受人尊敬且自尊的感觉。

2、分析优势与局限性,明确职业定位。小蔡的优势是个子高、形象好,虽不爱讲话,但慢条斯理,尤其是游戏玩得好,说明还是非常聪明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职业技能,暂时还干不了技术活,可以从服务类的基础岗位做起。另外,由于两年宅在家里,很少与外界打交道,存在一定的自卑和恐惧,这也是找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克服的问题。

3、布置家庭作业,不断自我强化。一是认知类作业。想一想,答一答:“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你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又是什么样的?你过去的一切能带给你什么?你未来打算怎样过?”二是行动类作业。为了减少行动中的困难,可采取小步子的策略。第一步是开始承担家务;第二步是勇敢走出家门;第三步尝试比较容易适应的短期工作;第四步从事比较长期的工作;第五步再谋求比较理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每一步小小的成功来,促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强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4、父母教育存在问题,也需采取应对。父母要转变观念。由于传统亲子观念的影响,父母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倾尽毕生财力、精力,直到子女成年,都无法从这种无条件全方位奉献的惯性中解脱。所以,要想拯救小蔡,妈妈首先需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真正切断亲子之间的心理脐带,彻底破除亲子一体化心理。要深刻认识到,即使亲情再浓,两代人也是彼此独立的人,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经过指导,小蔡有所觉醒,愿意按照职业指导师说的那样行动起来。建议小蔡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文化层次,在工作岗位上,还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案例延伸:

血的教训证明“啃老危害大!”

2010年,四川发生一起父亲砍死啃老族儿子被判10年的惨案。由于儿子嗜赌好闲,没有工作,30岁了还靠父母养活,陈升甫不止一次劝说儿子要争气,但每次换来的却是儿子的破口大骂。终于,在又一次父子争吵中,忍无可忍的陈升甫将儿子乱刀砍死,临上警车前,他还叮嘱老伴要把儿子欠别人的钱还了。经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以陈升甫案发后自动投案,认罪态度较好,当地社区群众向法院递交联名信,请求对他从轻处罚,最终,依法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

2015年,福建厦门也发生了一起家庭惨剧,32岁的大龄啃老男嫌20元零花钱少,竟然持刀将亲生父亲活活砍死。孙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老家曾两次因故意伤害罪被关进监狱,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经常殴打自己的爷爷奶奶,导致2位老人不敢回家。孙某的父母在厦门务工,他们只好将儿子接到身边管教。然而,孙某丝毫未作出改变,从来不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甚至吃住都在网吧,偶尔回家也是找父母要钱,拿到钱后就离家。2015年10月29日,孙某回家吃完晚饭后向父亲要零花钱,看到父亲给了20元后嫌少,说想换双新拖鞋,被拒绝后说要离开厦门去外地,并向父亲索要路费。再次遭到父亲拒绝后,孙某从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直接朝父亲的头和脸上砍去,父亲顿时歪倒在床上鲜血直流。孙某仍然不罢手,他又用刀对着父亲的腿砍了几刀,对喉咙部位也砍了几刀。看到父亲不再动弹后,孙某将菜刀拿回厨房,将手上的鲜血洗掉后拿钱走人。经鉴定,孙某父亲的头面部、颈项部及肢体共有28处创口,系全身多处被锐器砍切,导致大失血死亡。(臧维红 北京市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