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10--84661166(编辑部) 中国就业网首页
典型案例

脚踏实地才能干好工作

案例背景:

基本信息:小李,高中文化,毕业后跟随朋友一起经商,由于没有多少经营经验,又缺少对市场的考察和评估,导致生意失败,最后不得不放弃生意,打工谋生。生意失败后,曾有过饭店杂工、服务、销售等工作经历,因工资低、路途远、没有前途等原因失业在家。多年来,他自己觉得什么都能干,可什么工作都干不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性格急躁、沮丧等负面情绪。此次,来到街道社保服务大厅,想再找一个满意的工作。

求职意愿: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薪酬、时间、地点、能干什么、哪方面都没有交待)

优劣势:优势:小李年轻,生意失败后,从事过杂工、服务、销售等工作,具有这些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小李对自己是有较高要求,比较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劣势:学历低,做什么事没有长性、做事易冲动、易感情用事,没有目标,眼高手低、心浮气躁。

局限性:受学历、技能、缺乏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因素影响,在就业求职方面,选择面窄,只能局限服务、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单位。

案例分析:

小李具有很强的就业愿望,年龄是他的优势,同时,他从事过多种行业,具有服务、销售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小李在求职时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做事缺乏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易冲动,没有长性。

工作思路:对于小李,首先职业指导师帮助他树立责任心,使其明白作为一个男人,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的责任需要担当。要想成为有成就的人,就要脚踏实地,从每份工作、每个社会角色做起,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财富,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其次,职业指导师帮助小李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向他提供就业信息。

案例指导:

1、肯定小李积极找工作的决心,与他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取得他的信任。向他提供职业适应的咨询,帮他解决职场适应的能力。例如:适应全新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自我调整等;

2、向他列举再就业成功案例,帮他调整心态,缓解紧张的就业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理性对待失业,重新树立自信,可以适当结合其家庭背景给予适当的压力供其能持之以恒。

3、通过人力资源系统查询,为其推荐适合的岗位。如:销售、理货员、保安、服务员等岗位。

4、讲解面试注意事项,掌握求职技巧。如:语言表达、肢体动作、个人形象等方面。

5、向其介绍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提示小李试用期内也要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

6、定期跟踪回访。上岗一周后,对其进行电话跟踪服务,了解其是否能胜任岗位,同时,向他提供劳动保障方面相关政策的介绍,工作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一个月后,对其进行二次电话跟踪服务,了解其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再次帮助其梳理情绪,调整心态。今后,每一个月进行电话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就业情况,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

结果:

小李在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离家较近的工作,他很满意。

案例点评:

对于年轻求职者来说,像小李这样的情况不是少数,常常表现为眼高手低,做事缺乏责任心,这山望着那山高,欠缺脚踏实地的精神。对于这类群体,职业指导师应当以稳定情绪、分析得失,帮助其调整心态为重点。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利用市场中“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进行适当增加自身动力的指导,帮助建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同时,向他们提供符合情况的岗位。该案例职业指导师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代表性。(马建颖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