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特点:桦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46.7万人口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8万人,贫困群众2.4万多人。对此,桦南县根据市场需求,自2014年起,重点打造了“桦南月嫂”“桦南育婴”“桦南护工”“桦南保姆”“桦南技师”“桦南大厨”等一系列优质“家服”劳务品牌,并且在京沪哈等大城市颇具名气,确保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转移就业、高薪转移就业。
输出规模:4年来,桦南县就业部门年均输出富余劳动力4万人。例如,2017年输出4.6万人中,从事家庭服务业的桦南群众有1.2万人,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32人。
技能水平:通过为贫困农民量身定制培训品牌,开展了月嫂、护工、厨师、面点师、保健按摩员、美容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从“卖苦力打工吃饭”到“凭技能高薪就业”的转变。为了强化培训质量,2017年县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对县职教中心学校闲置的2000平方米教学楼进行维修改造,建设了“桦南县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被评定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特别是“桦南月嫂”“桦南护工”已成为哈尔滨、北京等高端市场颇具名气的品牌。目前,培训基地绝大多数就业学员稳定就业一年以上都已经成为高级工。全国各地家庭服务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学员已供不应求,实现了由“遍地撒网寻找安置出路”到“比对多家优中选优”的飞跃。正是基于桦南县转移就业人员的良好信誉考虑,2017年12月,北京无忧草集团从助力桦南脱贫出发,立足打造辐射全省的“养老照护”产业总部,成功创办了衡惠无忧桦南(总部)公司,月接收基地培训学员就业20人以上,收入均超过4000元。
效益分析:“桦南家服”经济效益明显,输送的外出务工群众月收入均超过3000元。例如,桦南就业部门通过与无忧草母婴护理公司、北京东方倍优天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合作,输送月嫂、育婴员;与哈医大附属各医院的护管中心合作,输送护工。在京“月嫂”“育婴员”和在哈“护工”月收入均超过6000元,有的金牌月嫂月单(26天)已达19800元,在哈贫困护工月最高纯收入12000多元(已脱贫)。“桦南家服”社会效益突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劳动力转移就业产业,有效地解决了桦南县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把不稳定因素转化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力量和有效手段。特别是基于“把贫困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既可以实现耕地租赁保底、务工增收脱贫,又能达到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精品农业的多赢效果”的优势。2017年,全县围绕省厅“两联三送”就业扶贫政策,完成培训4489人,其中贫困群众627人,在有力支撑增收脱贫的同时,提升了非贫困户和边缘户的满意度,受到省际互检西藏考核组的肯定;结合开展“春风行动”和举办反季节的“秋季用工暨转移就业脱贫用工招聘会”活动,联合伙伴企业积极开发农民“冬闲”资源,改变根深蒂固的“猫冬”陋习,促使5000多名群众实现了“一冬不赋闲,多赚几万元”的目标。
表彰奖励:2017年,《人民日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夜航》《话龙点经》栏目、《黑龙江日报》《佳木斯日报》对桦南县转移就业促脱贫工作进行了宣传。桦南县就业局保持了全国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示范县荣誉称号,并被评定为全国优秀服务窗口、黑龙江省家庭服务业示范基地、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省工人先锋号。2018年,黑龙江省和佳木斯市召开的就业工作会上,桦南县代表各县(市)区做了技能培训促脱贫的典型经验介绍。
品牌保护:省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桦南家服”劳务品牌建设和保护,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桦南县委、县政府把转移就业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范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县人社、就业、劳转部门重视宣传推介、强化品牌保护、扩大发展范畴,确保了这一劳务品牌做大做优做强。
发展规划:一是重质量、优专业,打好“精品牌”。品牌培训必须有的放矢。我县将通过进一步筛选市场热门行业、薪资高的专业,为群众量身打造更多更好的“桦南家服”市场领域,抓好培训、输出等关键环节,年输出富余劳动力4万人以上。二是强基础、建平台,打好“承载牌”。为了提升品牌培训环境条件,2018年,我县将新建6000平方米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建好理论电化教室、实操教室,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提升培训教师师资力量,年培训能力达6000人以上。三是建伙伴、促保障,打好“就业牌”。进一步扩大域外创业范围,全力提升我县“保安”“保姆”“月嫂”“护工”“大厨”等桦南家服劳务品牌档次,建立完善的域外创业与就业服务体系和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开辟新的劳务输出途径,推行“联系用工信息、提供培训服务、协助办理出入境相关手续、提供资金扶持、组织护送”五项新举措,为广大求职者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