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水平,绵阳市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优化培训供给,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聚焦本地特色,提升培训质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突出技能实用性。在广泛收集被培训者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绵阳传统特色文化,开展有本土特色的技能培训班。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匹配需求。通过培训学校、县(区)、镇街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广泛宣传,吸引有培训意愿和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报名,促进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训实现从“机构找人”到“人找机构”的转变。据统计,举办绵阳米粉制作、家畜(禽)疫病防治、母婴护理、钢筋绑扎、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121班次、4253人;绵阳市在校大学生培训已开班34个,参训1140人,计划6月底前完成培训不少于2000人。
聚焦监管力度,规范培训行为。将绵阳市所有培训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管理,截至目前,绵阳市所有补贴性培训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管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监督管理,特别邀纪委纪检干部到培训现场,对培训进行检查和指导,规范培训行为,确保培训的真实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