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

转变经办模式优化办事体验

2023.02.21

“在家门口就顺利办好退休手续,人社部门真为老百姓着想!”2月14日,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真武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企业退休人员张兴华连声感叹。

张兴华的由衷赞叹,源于襄阳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将社保业务下沉街道的大胆尝试。近年来,全国各级人社部门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行风建设,以社会保险服务运行标准化为基础,以服务供给规范化为保障,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为目标,持续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效能。

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标准化是推动经办模式转型的基础。“制定统一清晰的服务事项目录、实施清单和技术标准,可以保障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减少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服务工作的‘摩擦成本’,大大提高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效率。”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剑说。

近年来,云南省社会保险局坚持以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为目标和导向,融合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2022年,根据人社部“梳理事项清单、细化实施标准、强化体系支撑”的总体思路,云南省人社厅成立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专班,实施覆盖全业务领域标准化试点。

“云南社保局作为专班成员单位,稳步推进社保服务标准化建设,经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梳理和查缺补漏,将76个社保服务事项纳入《人社领域服务事项清单》,形成六大类65项事项标准,占云南省人社领域标准事项总量的38%,在所有业务领域标准事项中占比最大。”云南省社会保险局副局长焦萍介绍。

王立剑认为,标准化建设既保证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评估有尺可量,又提升经办能力、服务质量,推动社会保险体系更加成熟和高质量发展。

襄阳人社部门以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全域覆盖、上下联动,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

“襄阳聚焦服务流程全涵盖,探索构建以通用基础标准为指导、服务保障标准为支撑、服务提供标准为核心、岗位工作标准为抓手的四大标准体系。”襄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克万表示。

据介绍,襄阳人社部门聚焦社保业务全囊括,梳理出社保业务事项203项,分别制定办事指南和操作手册,累计形成标准406个,实现政策要素“模板化”、操作规则“集成化”,确保社保经办服务有标可依、有章可循。

云南省各级人社部门也将标准化作为提升社保服务质效的有力抓手。“通过整合业务表单、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办理时限等方式,一项一项细抠技术要求,一遍一遍过滤业务流程。”焦萍说,“特别是听取征求基层经办部门意见,对标准内容反复校正、优化,探索构建业务标尺准、服务标准优、经办标准高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体系。”

目前,襄阳已实现市县乡三级社保经办服务事项名称、适用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五统一”,社保工作人员依“标”办事,为办事群众提供均等化服务。

规范化打造经办服务“样板间”

统筹经办管理服务资源,规范经办力量配置及线上线下经办服务,是推进社保经办规范化应有之义。

北京市昌平区社保中心电话咨询量年均13.5万个,现场咨询量年均5.6万人次。该中心大力推行“5W+H”咨询服务模式,详细记录来电人、问题类型、发生时间、参保地、问题内容等信息,经系统查询确认后立即答复告知,着力打造规范化咨询服务“样板间”。

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是社保服务规范化要求之一。云南省社会保险局着力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融合办理,进一步提高经办服务规范化水平。

“在规范线下服务窗口方面,云南以落实《社会保险服务综合柜员制实施指南》行业标准为契机,于2022年选取3家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开展综合柜员制试点。”焦萍介绍,试点全面打破分险种、分部门的业务经办模式,整合资源,优化经办流程和岗位职能,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综合窗口出件”的经办模式,既解决群众办事反复跑、资料多头交的问题,又提高业务经办效率,下一步将在全省推进。

与此同时,云南省还规范线上经办服务,通过社保核心业务系统、网上营业厅、手机客户端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部级统一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对接、业务协同,积极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事项线上申办。

襄阳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通办模式基础上,深入推进“通岗通审”改革,打破原有各岗位业务审核权限,前台工作人员受理后,系统随机推送给后台任意一个审核岗,所有工作人员都可以“全业务”审核,实现一人能办所有事、所有人能办所有事。

“网办提质”也是襄阳线上服务一大亮点。“坚持线上线下同一标准,提供申请受理、审批审核、结果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将掌上办事项扩容至145项。”杨克万说。

“为推动经办模式转型,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建议线上线下开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征集渠道,从源头找准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的重点和要点。”王立剑表示。

便利化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在支付宝上“刷脸认证”、有住院就诊记录、乘坐过飞机或火车……在以上情形下,襄阳市退休人员均可“无感”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据统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判断待遇领取人员生存状态,襄阳市36万余名离退休人员“零打扰”完成资格认证,自动认证比例达到97%。

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以新兴技术赋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可及性、均等化、普惠性,还要注重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的便利化、精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王立剑认为,“这是社保领域‘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的有益实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为加速推进社保经办服务便利化,襄阳人社部门全面优化社保经办服务“硬件”和“软件”,不断提升办事体验。

“襄阳织密‘就近办’网络,布局‘2N+1’人社便民服务体系,以1个人社大厅后台审核区为远程审核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将N个受理窗口和N个出件窗口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银行。目前,全市已布设人社便民服务网点88个、‘社银合作’服务网点238个。”杨克万表示。

在襄阳,社保业务高频事项在乡镇(街道)、社区均可办理,社保卡业务所有“社银合作”服务网点均可办理,6个试点街道(社区)网点实现全口径业务事项办理,确保社保业务就近快办,初步构建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服务圈。

社保业务网上办,群众办事更方便。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81个社保服务事项实现线上一网通办,通过全程网办实现社保省内通办服务事项68个、跨省通办服务事项18个。

“通过不断提高社保服务事项网办的广度和深度,为参保单位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为参保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焦萍说。

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可谓任重而道远。王立剑建议,应开展社保经办管理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对内宣传动员,制定经常性社保经办机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培训、考核计划,实现社保经办机构全员精通业务、熟悉标准化工作。

“同时,还应制定公开透明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考核标准,畅通群众监督、反馈渠道,及时检视工作不足,持续推进经办模式转型升级,优化群众办事体验。”王立剑说。(游翀 赵黎 吴常君)


  • 服务
  • 经办
  • 社保
  • 业务
推荐阅读